• 21阅读
  • 0回复

“龙翔”之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5
第6版(农村经济)
专栏:企业风采

  “龙翔”之谜
  本报记者 刘华新
  到湖北荆州采访农业,市长王平特意向记者介绍了“龙翔奇迹”。
  创造这个奇迹的是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南平镇龙翔畜禽股份有限公司。龙翔公司以40万元起家,半年时间已形成一条集生猪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龙头”,资产扩张至3.8亿元,销售额达2.5亿元,实现利税2200万元。不仅带动了镇、县的经济发展,而且也为周边县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使总共1.5万个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
  选准主导产业
  南平镇本是湖北省唯一的以畜禽加工为特色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但是由于没有稳定的市场和基地,产、加、销脱节,南平的畜禽特色一直没有能够“特”起来。
  一年前,镇党委书记袁正军带着一班人到山东、广东等地考察后发现,蔬菜业和家禽业产品实际上已面临过剩危机,连广东某个拥有10亿元资产的鸡鸭养殖公司也已开始将外销的产品回流内地。
  机会偏爱执著的人们。去年4月,为香港供应猪肉的全国性会议在长沙举行。本来会议并未邀请南平镇参加,但袁正军获悉后,火速派人赶往长沙联系。他们说:我们南平肉联厂有年宰杀40万头生猪的生产实力,拳头产品“双虎”牌分割肉曾连续4年被香港肉类商会评为质量第一,我们就不信凭着这样的“敲门砖”敲不开与香港合资建立一个生猪生产企业的大门!
  结果,凭着他们的实力和公关,南平肉联厂不仅从与会的500多家肉联厂中脱颖而出,入选与香港五丰行合作的八大预选企业,而且后来居上,终于被对方“相中”为唯一的合资伙伴。双方商定,由五丰行包销一年20万头生猪,南平负责组织生猪供应。
  建设好龙头公司
  有了销售市场,当务之急是组建龙头企业,通过利益挂钩,吸引农户加盟,形成庞大的产业群。
  当年6月底,南平镇从镇委、镇政府机关分流出28名干部,用募集的40万元资金铺底,成立了龙翔畜禽股份有限公司,从鄂西山区农家购回50公斤左右一头的糙子猪,经过两个多月催肥,源源不断地供应肉联厂,每头猪可赚60至80元钱,生意十分红火。
  看到这种景象,附近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投资。公司抓住这一机遇,利用股份制的优势,一举募集资金1000万元。
  龙翔的兴起引起了公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决定,以龙翔为龙头,全县农工商整体联动,举全县之力发展生猪业。利用这1000万元股金,他们开展资本营运,迅速实施低成本扩张,完成了龙翔公司的第二步大跨越:
  ———以股权换产权。公安县农牧局有一个瓦池养猪场,由于生猪销路不好,早已闲置,龙翔公司把该场作为本公司的参股单位,将其固定资产折算成股份,认购部分股票,使这个千头养猪场加盟,从而换得了对该场的产权。公安县一共13个千头养猪场,先后以这种方式挂上了“龙翔公司养猪场”的招牌。
  ———租赁经营和合作经营。为了解决饲料供应问题,龙翔公司首先租赁了公安县金狮饲料厂,并以合作的方式,将公安县饲料厂定点为龙翔饲料生产基地。
  ———联合协作。龙翔公司与武汉一家肉联厂联合,不仅使龙翔生猪产品挤进武汉市场,而且通过武汉这家肉联厂的加工冷库和专用铁路线,向深圳市场提供分割肉。
  到目前为止,龙翔已联络了公安及石首、松滋等周边县市的30多个乡镇,建成了50个饲养基地,实现年供仔猪20万头,饲养优良商品猪30万头,收购加工销售生猪50万头的实力,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生猪养、加、销产业“大龙”!今年,他们又争取到省内外50万头生猪的销售合同,为实现年产销售10亿元、利税8000万元奠定了坚实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