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天上不会掉馅饼”——比什凯克自由经济区参观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9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天上不会掉馅饼”
  ——比什凯克自由经济区参观记
  本报特派记者 尹树广 孙勇军
  在比什凯克,有一个让吉尔吉斯人常挂在嘴边的地方———“自由经济区”。不久前,记者慕名专程去那里采访。
  顶着似火骄阳,经济区第一副总经理纳西尔别克陪同记者参观一些企业。在介绍经济区概况时,他的言语间透出几分自豪,“我们这儿是前苏联地区‘唯一符合国际标准’的自由经济区,这可是俄罗斯等国专家参观后的评价”。经济区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原来的“国民经济展览中心”和30公里以外的“主园区”,规划总占地489公顷,主要吸引出口型外资企业。现在,已有美、土(耳其)、俄和中国等40多个国家的300余家企业落户,注册资金近5000万美元。
  正说着,我们走进一家名曰“好莱坞微笑”的牙科诊所。一位中年女医生指着正在进行牙齿美容的顾客说:“我们的所有设备都是从莫斯科运来的,牙医则请当地专家。经过培训,他们给顾客带来好莱坞明星式的微笑。”当被问及诊所缘何落脚经济区,利润怎样时,她说,“这是商业秘密,我们的效益当然是不错的。”
  接着,我们又来到“尤努斯”服装厂,只见几十名女工正坐在电动缝纫机前,紧张地忙碌着。工厂经理一边低头指导女工,一边向记者介绍说,女工的月工资为600—700索姆(1美元约合20索姆),比当地平均收入略高些。由于企业是外向型的,生产的男裤全部出口俄罗斯,可以享受免交20%增值税和10%海关税的优惠。
  随后,我们又驱车30公里,来到比什凯克机场附近的“大理石村”。这里是自由经济区的“心脏”。放眼望去,在杂草丛生的原野上,几幢高大的厂房格外醒目,施工吊车发出隆隆的响声。在一间俭朴的办公室里,记者结识了经济区总经理伊卜拉依莫夫。得知记者来自中国,这位沉稳干练的吉尔吉斯汉子反主为客,倒向记者“开了火儿”:“中国人为啥偏要让外国人发财,你们凭什么非要给老外优惠政策?”记者不假思索地答道,外国企业不仅能带来资金,安排就业,更重要的是,它还给我们带来先进的科技和现代管理经验。
  记者话音未落,这位昔日的建设部长竟咯咯笑出声来,“瞧,我的同路人来了。我太了解中国的经济特区了,那是邓小平先生非常有远见的战略决策。但遗憾的是,我国的大多数人还认识不到这点,连许多官员也对此有抵触情绪。我们长期受苏联的正统教育,认为自己什么都最好,什么都行。看来,思维方式落后是改革的最大障碍。但天上不会掉馅饼。经过努力,我们终于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这还需要一代人的奋斗才行。”
  谈到自己的苦衷,他的语气变得凝重起来:“你知道,我国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国家不可能给我们财政支持。经济区一是靠国家的优惠政策,二是利用外资企业缴纳的1%—2%的营业税,进行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阿卡耶夫总统对经济区十分关心,前年3月,他来这里现场办公,使经济区各项工作加速运转起来。”
  俗话说得好,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天,在昔日荒无人烟的“大理石村”,已有几十家外国企业安家落户,其中有俄罗斯的蓄电池厂,土耳其的吹塑厂,韩国的茶叶分装厂等。但伊卜拉依莫夫并不满足,他梦想着有一天,将这里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新技术园区。
  离开“大理石村”时,比什凯克自由经济区沐浴在绚丽的晚霞之中。结束了一天紧张的采访,记者感到,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吉尔吉斯斯坦的“特区人”一定会克服种种困难,早日将理想化为现实。(本报阿拉木图5月2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