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洪水阻挡不住我们的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10-25
第2版()
专栏:

洪水阻挡不住我们的建设
文尧
在武汉人民同洪水搏斗的日子里,坚守在生产建设岗位上的人们,和战斗在堤防前线的防汛大军同时进行着艰苦的斗争。他们一面无条件地保证支援堤防前线的需要,一面克服万般困难保护着自己的工地、工厂的安全,坚持着生产。在洪水威胁下,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在前进,百年来最大的洪水也阻挡不住我们。
支援防汛大军,就是保卫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工人和其他方面的工人们,在这方面都贡献了极大的力量。长江大桥联络线上的几十部推土机、铲运机和除根机,在紧急开辟土源的时候,连人带机器分途开到了市区以外二、三十里地的几处土场。仅滠口一处地方,十二天内就保证供应了黄土六万七千多立方。曾经在建筑汉水铁桥桥墩,潜入围堰或者木沉井的水中堵塞漏洞的长江大桥潜水工,经常被调到堤防最危急的地方,潜入水下去摸索堵塞闸门或堤墙的漏洞;那些还正在拼架汉水铁桥桥梁的装吊工、拼铆工也组成了一只突击打桩抢险队;汉阳武圣路口和汉口武汉关两处严重的管漏险象,就是防汛总指挥部调动他们赶去打下钢板桩制止了险情的发展;当洪水突破二十九·五公尺的高峰继续上涨,而黄土供应最感紧张的时候,建设长江大桥的人们更把已经筑实了的桥头路基,挖出了三万多方供应堤防前线加固加高的需要。还有那武汉冶电业局的线路工人,十九天中安装了三十五公里长的两条高压电线,供应堤防全线的照明用电和排除渍水用电;这项工作平时进行要六十天。一些从来没有做过铁锚的机械厂工人,勇敢地在三天里制成三千六百个一百五十公斤重的铁锚,供给防浪木排定位的需要。……类似这样的种种支援,如同全国各地人民所支援的物资一样,保证了防汛战斗的胜利,鼓舞了前线防汛大军的斗志。
就在支援堤防前线的战斗胜利前进的时候,坚持在生产建设岗位上的人们,同时把我们的生产建设,不断地向前推进。
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人们,就是在防汛斗争最紧张最艰苦的时刻里,也没有放松他们为争取提早完成任务的决心。在那十四公里长的点线上的各项工程,他们都在坚持战斗中,取得了胜利。
汉水铁桥是武汉长江大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修好了汉水铁桥,才能够把建筑长江大桥所需用的器材,直接顺利地输送到汉阳的江边。就在防汛斗争紧张进行的时期,建设汉水铁桥的工人完成了全部架梁的工程。我们现在可以从汉水铁桥汉口这边桥台走到汉阳那边去。三个月前,工人们刚把水中的几座桥墩抢出水面,汉水就涨起来了,那时,激流冲撞着城门一样的桥墩,桥墩上面全是空的。现在我们走过的混凝土梁、钢板梁和那正中三孔最长的标准下承花梁,都是在防汛斗争的两个多月中浇灌拼架起来的。在浇灌汉阳那边两孔混凝土梁的时候,洪水浸没了桥头扎钢筋的工地,必须立刻搭好排架升高作业。工地的扒杆吊船被调出抢险去了,怎么办?汉水铁桥的木工们说:没有机具用人来,一定要把排架安装任务完成!他们就在齐人胸口深的渍水中,花了四天时间,用枕木一根根地搭成了一座十几公尺高的排架。据工程师说,就是用吊船也得三天。原来设计架设中间三孔花梁,是用船浮运到孔挡间去。这个办法要封闭航道两三天。那时江水在猛涨,需要从汉水上游载运大量的土方石方和其他器材,航道一刻也不能封闭。工人们接受了苏联专家的建议,决定改用悬臂拖拉的办法。按这个办法,工人们就在桥头路基上,把三个原来每孔五十五公尺长一百八十吨重的花梁拼铆拢来。八月二十三日就完成了架梁准备工作,进行了悬臂试验。九月二十七日当欢呼毛泽东同志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声音传到这里的时候,这座长达一百六十多公尺的巨大桥梁被拖过混凝土梁、钢板梁,滑到桥的正中。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那百年来最大的一次洪水在每个桥墩上遗留下来的痕迹,好像说:“我到过这里。”那高耸的钢架好像回答它的无礼的挑衅:“谁能挡住我们前进?”
当汉水铁桥架梁工程紧张进行的时候,武汉长江大桥地质钻探队也完成了武昌、汉阳两岸地质钻探和测绘的工作,整理出四年来所搜集的地质资料。特别是在河槽八个桥墩中,完成了四座主要桥墩的地质钻探。
这些桥墩的地质钻探,经常是在暴风巨浪中进行的。浩荡的长江流过武汉市区四十多公里,长江大桥定位的地点是在两岸距离较短的地方。唐代名诗人李白有一首诗说的就是这里:“谁道此水广,狭如一匹练;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但是,这“一匹练”实地却有一千一百多公尺宽,水流也是比较湍急的地方。水位上涨到二十七公尺以上,不说钻管下去不容易保持位置端正和不让水的压力把钻管折弯,就是钻探船抛锚定位,也是一桩艰苦的工作。六月二十五日那天深夜,大风大雨,正在准备四号墩下套管的钻探船,被风浪播弄着像婴儿的摇篮。保护钻杆的套管原本是从两只钻探船之间的夹板中,垂直下沉,现在,浪头掀起船身,落下时,钻管便离开了原来的位置,有时,还顶翻旁边的钻台。钻探工人、技术人员和水手们,颠簸得晕眩呕吐,全身衣服也湿透了。大家仍然竭力去抢护着钻机;被浪颠倒了,又爬起来干。一个青年团员还笑着喊道:“同志们,岩石我们也能钻穿,这点风浪怕什么?”他们最后终于胜利完成任务,岩心取得率达到百分之八十。钻探七号墩的钻探船定位下管,也正是在七月初洪水猛涨的时候。那天用了四条拖轮才把钻探船拖到桥墩的位置。在奔腾叫啸的江水中,第一组钻探船使用了九个铁锚加上一根三吨重的铁链方才定住。七号墩是长江大桥各号桥墩中水位最深、地质情况最复杂的一个。进行钻探的地方,水深四十公尺,水流速度每秒钟在三公尺以上,河槽覆盖层很浅,困难是很多的。工人们和技术员商量想出克服困难的办法,不叫钻管倾斜和到江底后站不住,就多加保护绳绊住钻管,在管头上焊上钢钉。七月十三日的深夜,正是长江第一次洪峰撞击着钻探船的时候,他们听到了微弱而又清脆的“锵锵”的声音——钻管下到了岩盘。
也就是在这些时候,跨过解放大道和张公堤上空的跨线桥,架设起来了;在汉阳铁桥下游的汉水公路桥初步完成了机具材料的准备,计划试桩开工;长江大桥的美术设计也在积极进行。有关的专家、学者们,就在七月初审视了蛇山、龟山和未来大桥远处、近处的地形,搜集、比较着民族艺术形式;他们观察、访问、拍摄照片,宁静地做着他们的工作。
就在武汉长江大桥的各项工作不断前进的时候,全市坚守在生产岗位的职工们,也都是在忘我地进行劳动,保卫着国家财产,不断地为国家创造着财富。在和洪水搏斗的三个月当中,铁路工人们运输的物资就有一百十二万九千多吨。市计划委员会发布过七月、八月全市工厂执行计划情况的公报,国营工厂、公私合营工厂都是完成或者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国营武汉第一棉纺织厂七月份超额生产了八十件棉纱,八月份又超额了一百四十二点八七件。八月间汉水已经高过了他们工厂的大门。年轻的姑娘们常常在挑了几十担土以后,洗洗手脚,又进到明亮的车间去纺织那雪白的棉纱。湖北农具厂试制华北二十号(八吋)步犁成了功。就是在二十九·七三公尺最高水位到来的时候,他们在武昌郊区胡景山互助组的田地里,进行了田间试验。
我们很难把一个一个工厂都谈过来,因为哪一个厂、哪一个车间,都可以讲出许多关于坚持生产的故事。工人们在防汛斗争中把个人的理想、利益,同整个工厂、城市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在洪水威胁最紧张的时刻,许多工人们在休息的时间也都要守在自己厂房里不愿回家。
这些坚守在工地、工厂岗位上,保证了支援防汛斗争,坚持着工程和生产前进的人们,再一次说明了毛泽东时代是一个千万人民创造奇迹的时代;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碍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