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寿险真红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5
第10版(财税金融)
专栏:热点聚焦

  寿险真红火
  本报记者 梅洪如
  从去年12月1日起,我国寿险预定利率下调至4%—6.5%。预定利率降低,意味着保单的销售价格提高,投保人的保费负担加重。在这种情况下,有人猜测,我国人寿保险业务将从1997年的大发展中走向低潮。但今年各寿险公司纷纷传出捷报,占国内市场份额64%的中保人寿保险公司,今年一季度保费收入达到121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43亿元,增幅为55%。另一家寿险业务较大的平安保险公司,一季度保费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44%。
  寻求自我保障
  潮起之后为什么不潮落?业内人士指出,这首先得益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资金投入了人寿保险。他们不仅看中了有些人寿保险险种的储蓄功能,而且图的是寿险的长期保障功能。今春广东掀起了人寿保险热,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主积极性很高。到目前为止,仅中保人寿广东省分公司承保的100万元以上巨额保单就已超过200件。2月17日佛山市一位私营老板向中保人寿广东分公司买了保险金额达1800万元的巨额保单,创造了全国个人寿险保额的最高纪录。这位老板表示,他买巨额寿险并不是要搞轰动效应,而是为了自我保障。
  一位参加工作不久的女士,在北京市团结湖附近的街头销售点上买了一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老来福终身寿险”。她满意地对记者说:“现在我每年缴380多元保费,缴20年,到55岁退休,便能每月拿600多元的保险金。将来我的退休金估计不会很多,但加上这600多元商业保险金,晚年生活就有保障了。”人生在世,总会面临着一些难以预料的风险,诸如年老、疾病、意外伤害、以及孩子的教育、婚嫁等等。这些靠社会、靠单位或个人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必须有商业保险作补充。这是人寿保险越来越多地走进广大老百姓家庭的重要原因。今年一季度中保人寿公司保费收入中2/3属于新卖出的保单,其中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关系密切的养老金保险,保费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80%以上。
  适应客户需求
  寿险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保险企业不断深化改革,推出的险种质量和服务更受客户欢迎。随着保险市场的建立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从而促进了保险企业内部改革和我国保险业整体经营水平的提高。
  中保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何界生对记者说,这两年,中保人寿保险公司成功地完成了与财产保险的分业经营,各分公司加速进行三项制度和管理模式等改革,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为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中保人寿保险公司在设计开发新险种、改良老险种、完善保险条款、提高服务质量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果。中保人寿保险公司养老还本保险,原条款将疾病致死亡作为除外责任,新条款则规定保险公司按历年所交保费之和的1.5倍付给疾病身故者保险金;原子女教育婚嫁备用金保险只负责高中到大学的教育金,新条款规定负责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教育保险金。现在中保寿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其保障功能、服务功能都比以前有较大提高,所以,尽管寿险预定利率降低,公司推出的保单仍能受到客户欢迎。
  在规范中发展
  中国保险市场起步不久,企业经营行为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有些保险推销员为了招揽客户,过分宣传保险的保障功能及范围,而对投保人、被保险人的权利和义务及注意事项等含糊其辞,致使保户受损;有的保险推销员不按保险条款办事,收保费时积极,理赔时却难见踪影;也有的被保险人、投保人不遵守保险合同,隐瞒实情,有意向保险单位行骗,等等。这些都需要在改革和规范中加以解决。
  所幸的是,我国保险法、保险经纪人法等法律法规已相继出台,中国人民银行等对保险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同业竞争与扩大开放也促使了各保险公司加强自律,为我国保险市场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奠定了基础。可以预见,寿险业将会在经济发展、群众保险意识增强的推动下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题头照片:熊鹰 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