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投入还须加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5
第10版(财税金融)
专栏:金海观潮

  投入还须加快
  诗云
  今年以来,由于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刺激国内需求、支持和激励商业银行增加货币信贷供给的政策措施,到4月份,货币供应量持续回落的势头开始减缓,国家银行贷款投放进度从3月起逐渐加快。但是与年初确定的货币供应目标相比,从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看,当前,狭义货币增长和贷款增长都嫌不足。须进一步运用财政、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扩大国内需求。
  4月末,广义货币M2比去年同期增长14.6%,比上年末回落2.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比去年同期增长11.2%,比上年末回落5.3个百分点。实际经济运行对狭义货币M1的需求下降是造成其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专家分析,如果增加内需的措施能及时到位,保持狭义货币的适度增长,将有助于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
  4月份,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增加107.6亿元,改变了前三个月的下降势头,说明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扩大内需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举措正在逐步落实到位。然而,短期贷款下降明显。4月末,贷款增速为15.2%,比去年同期低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1.2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改革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大大增强了金融机构资金自求平衡和增加信贷供给的能力。同时,从3月21日起,下调了存款准备金利率,降低了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从利益机制上引导商业银行增加贷款投放。自3月25日起,中央银行又进一步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加之前几次降息,共减轻企业利息负担2000多亿元,为企业融资、投资创造了较为有利的资金价格。为什么采取了这些措施之后,银行贷款还是增长不快呢?
  据了解,造成贷款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一、企业经营不景气,应收账款增加,减少了对资金的需求;二、信贷体制发生变化,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风险意识增强,对贷款对象的选择更加严格,贷款更加谨慎;三、企业融资渠道增多,直接融资数量加大,相应减少了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四、部分中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当前,继续运用货币信贷杠杆,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固然很有必要。例如,发挥信贷政策的作用,增加对有市场、效益好企业的资金投入;加大对有效益的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扩大银行抵押贷款范围,对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尝试以路权、收费权等作抵押进行贷款等等。
  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财政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作用。企业贷款需求减少,投资增长乏力,很重要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和过去“敢借敢不还”相比,现在企业风险意识增强,更加注重投资效益和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财政增加投入,通过政府投资引导企业投资,以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产业投资,增强企业投资信心。企业反映另一较为强烈的问题是负担太重,特别是各种收费太多,压抑了企业的投资意愿。为此,应进一步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加快费改税的改革,这样才能使企业增加生产投入,加快经济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