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技术上水平 产业上规模 高新区面临“二次创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技术上水平 产业上规模
  高新区面临“二次创业”
  本报郑州6月5日电 记者陈祖甲、戴鹏报道:在人类即将进入新世纪,知识经济在世界上显露端倪的时刻,已经创建了10年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怎么办好?一批专家和高新区负责人今日聚首郑州,研讨高新区的发展战略。他们达成了共识:高新区面临“二次创业”,要求技术创新,提高水平,产业具有鲜明特色,达到一定的规模。
  目前,我国有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高新区已成为高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以及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推进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据统计,1997年,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内的企业已有16500家,技工贸总收入达到338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3109亿元。为国家创汇65亿美元,上交利税350亿元人民币。高新区将科技活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难题,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为我国今后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专家们送来了几十篇论文,围绕着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视察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时的题词:“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振兴中原作出贡献”,作了热烈的研讨。郑州市的同志说,“办好”就是要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强化创新,加强集成。
  在肯定高新区发展已经取得成绩的同时,专家们还指出当前制约高新区发展的一些因素,比如,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产品更新和产业化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还不多;国际竞争能力、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高新区重复建设,统筹部署不完善;投入等机制有待完善、提高等。
  针对目前的状况,专家们提出,高新区要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集中优势,培育支柱产业;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更多地注意创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多渠道、多元化增加高新区的投入。力争到本世纪末,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规模大,上档次,运行机制灵活,法规政策配套,环境优美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