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摩托修理:隐形宰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13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摩托修理:隐形宰客
  王贵玲
  时下,摩托修理行业红火了起来。街头巷尾,什么“精修中外摩托”、“××摩托专修店”、“××摩托车修理学习班”比比皆是,就连修自行车的老店也挂上了“充电瓶、补摩托轮胎”的招牌。但是,有时在修理摩托车时,顾客们又体味到一种咂咂嘴却说不出的“痛”。
  首先是配备零件打哑谜。无论你走进哪家摩托车修理修配门市,都看不到其所售零件的价格表(笔者找遍了所在的城镇都没有发现),更不像踏进饭店就有菜谱供你选择。摩托车整修后,店家一一向你报告所更换的零件,然后说出一个价格来给你听,看似公开的交易,其实不然。更换的几个不起眼的零件没有百余元钱你甭想把车开走。如换个火塞环,生客要价50元左右,熟客要价40元左右,特熟的人要价25元;再如一件座套,同样的质量,生客要价30—40元不等,特熟客要价10元左右,而其进价也不过几元钱。
  其次是以次充好欺客。前面说的倒也罢了,毕竟还买了些新零件。有的店家采取偷梁换柱的办法,把原有的好零件换成孬点的,把没有换的零件说成换的,甚至把你的摩托车修好后,先借骑100里地是常有的事。这些手段多是用来对付新车主的,因为他们既不懂零件的价格,又不会察看整修后的机器,店家说多少就得付多少钱。笔者有一朋友买的摩托车骑了不到一年,便花进去了1000多元。修理吧,店家门前都悬着一把“刀”,明晃晃的令人寒心;不修理吧,好端端的车子骑不成特窝火。
  三是吸引“回头客”有招数。倘若这摩托车姓“公”,店家绝不让你白掏修理费的,发票的金额数随你要价,你敢报多少他就敢开多少。有的干脆给你一份空白发票,由你填写。
  以上种种问题,都暴露出执法部门的管理漏洞。为此,建议税务部门应加强对商户的发票领用、发放环节管理,实行以票管税,对于弄虚作假者要从严处罚。核实定额时应从其规模大小、用工多少、零件贵贱综合考虑。物价局需尽快督促修理门市拿出合理的价格表来,让顾客自由选择何种消费。对于那些乱加价、乱收费、牟取暴利的坚决予以打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