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青岛文艺团体为何渐露生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04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青岛文艺团体为何渐露生机
  杜英姿 姜范
  中央文艺院团困难重重,省属文艺院团日子也不好过,原本家小业小的地市文艺院团又该怎么办?
  从空中俯瞰胶东黄海之滨,清波环绕的青岛,宛如横亘碧海蓝天间的一把小提琴。也许正是这独特的地缘优势,馈赠给青岛人颖异的艺术天资,一个个享誉中国的音乐家的名字,更唤起青岛人之于艺术的瑰丽的遐思和赤诚经久的热爱。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为文化浸润的城市,她的艺术团体在体制裂变的过程中,也未能躲避掉再生前的种种痛苦和磨难,跟全国大多数艺术团体一样,陷入困境,经历了一个求生存发展的痛苦过程。
  冠名的是是非非
  似乎从没有人认真分析过,青岛民族工业优秀品牌的不断产生,同青岛丰腴的文化土壤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一次并非偶然的相逢,把青岛名牌企业的文化追求鲜明地写进了青岛人的心里。1993年的市人代会上,当时还称青岛市话剧团的团长陈鸣皋和剧作家代路,怀揣难以问世的儿童剧《陈小虎》的剧本,和剧团重振雄风的迫切愿望,与海尔集团总经理张瑞敏作了一番长谈。海尔集团当即拍板,由冰箱本部负责具体联姻事宜。不久,海尔集团和青岛话剧团儿童剧队共同组建“青岛海尔儿童剧团”,青岛市话剧团也在政府的一路绿灯下升格为青岛市话剧院。至此,文企双方结束了八九年的松散合作,由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有偿服务,即剧团为提供资金的企业演出、辅导企业文化的短期行为,过渡到固定、紧密的长久合作。接着,1994年,国有企业海信集团与青岛交响乐团又在以联姻解决院团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的探索中迈出新的一步。
  联姻有正式的文本。三年一签的协议,详细界定了剧团和企业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对于剧团而言,协议的要害,就是剧团每年增加了一笔除政府工资拨款以外的相对固定的经费来源。《陈小虎》问世了,这是公益性演出的儿童剧,在海尔出资每年十三万元、第二次协议增至二十万元的鼎力相助下,迄今已在全国演出六百余场,并有望于明年底演足一千场。《我爱我班》是海尔儿童剧团继《陈小虎》之后推出的又一出儿童剧,也不断应邀到各地演出。经过几百场演出的淬火和熔炼,两个儿童剧在孩子们殷切的目光中打磨日精。重振剧团的渴望变成了现实:从联姻后的1994年起,这两个儿童剧屡屡问鼎中国艺术的政府最高奖文华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成为全国儿童剧展演中夺目的明星。海尔还设立了奖励基金,鼓励获奖的剧团排演新的更为优秀的儿童剧目,为小观众服务。
  青岛市政府在剧团和企业的自由恋爱中,由最初的支持者转而成为红娘,使文企联姻蔚成规模。从1995年起,青岛市文化局选准文企联姻作为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由经费救急逐渐深入到剧团运行机制、内部管理等艺术生产的全过程。青岛的市直文艺院团不但没有压缩,反而由原来的七个团增至现在的九个团。青岛市歌舞剧院同两位“亲家”分别组建青岛市海信交响乐团和青岛澳柯玛歌舞团,每年演出三百余场,成为青岛市舞台演出的生力军;青岛华天京剧团在青岛著名的华天大酒店拥有了梨园剧场,使京剧演出成为青岛旅游的一大特色;星火吕剧团的《无品芝麻官》获山东省吕剧汇演一等奖,并唱响京城;众兴曲艺团的小品《梁大吉》在全国曲艺大赛中获“牡丹奖”。今年2月,青岛市话剧院在反复权衡后,又为话剧团相中了婆家,至此,九个院团全部喜结良缘。青岛永利实验话剧团刚组建不久,话剧《工人世家》进京演出就获如潮好评,轰动一时。这几年,市直专业剧团每年完成演出都在一千场以上,一度冷寂的青岛艺术舞台柳暗花明,春色满园。
  联姻的荣辱毁誉
  文企联姻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联姻成功,要靠双方深思熟虑后形成的共识。联姻之举确在院团困难之际,但院团并非是“老大嫁作商人妇”,迫于无奈中出此下策,而是审慎地选择知名度高,经营状况好,重视文化建设的企业为合作伙伴,因为涉及冠名,剧团甚至考虑到企业的名称是否文化韵味十足,读起来响亮。明星企业也不会将财力、物力浪费在扶不起的阿斗身上,而需要有实力有前途的院团来承载自己对文化的热情。既情投意合,又平等相待,联姻前的“公证”并没有成为限定双方想象力和热情的框框。“海尔”同剧团的关系用陈鸣皋的表述叫亲密无间,企业对剧团体贴入微,大到演出车辆,小到演员的化装箱,这些协议文本中并没有要求于企业的,“海尔”也照样帮忙解决。话剧《工人世家》需要一台老式冰箱做道具,剧组苦无觅处,最后还是“海尔”从仓库中找了出来。正如海尔和海信集团所规定,剧团的演员同时也是企业的名誉职工,享有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华天京剧团的吴平团长则被称为“华天副总”,俨然已是华天的一分子。正是这种对等的合作关系,使儿童剧院、京剧团、交响乐团都在三年期满后与其亲家企业续签了合同。
  “剧团被卖了”,文化局曾一度面对这样的诘难:企业仅以每年至多二十多万元的投资就获得了专业院团的冠名权,是不是太容易了?北京一位观众从电视上看到青岛海信交响乐团的演出,惊讶不已,因为在国外,只有财力雄厚、声名卓著的大企业、大财团才能买断或组建得起属于自己的交响乐团。对于院团的归属,青岛本地人心知肚明,但要跨市、跨省走向全国,难免招来这样那样的疑问。
  还是资金问题。青岛市歌舞剧院院长王义显为我们算了一笔账:剧院二百多名职工,发放全额工资及其他费用,全年支出底限在三百万元左右,而政府每年拨款只能维系在一百三十万元至一百五十万元之间,加上剧院“三产”每年一百万的收入,尚有五十多万的缺口。同海信和澳柯玛的联姻,补上了这个缺口,使剧院能够正常运转。对于剧院来说,尽管生存问题解决了,但求发展还有很多困难。作为全省两个交响乐团之一的青岛海信交响乐团,铜管乐器老化严重,更新设备的庞大开支无从支付。王义显院长诉说苦衷:企业期望值很高,希望“青交”成为全国一流的交响乐团,这不是没有可能,如并非美国政治文化中心的费城,照样拥有一流的交响乐团。财力的大规模投入,可以打破原有的中央、省、地市的人才梯次结构,吸引一流的人才来到青岛。但目前状况,企业对一个虽冠其名但不具有所有权的院团不可能倾全力扶持发展,三年合同期满,谁能保证爱到永远。
  文企联姻手段并非一成不变。如今,青岛人又将“文企联姻”推而广之,使之成为整个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撑点。在市政府的倡导下,社会赞助文化成为青岛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景线。最近两年,赞助金额达到了八百多万元。8月8日开馆、被誉为跨世纪文化标志工程的青岛文化博览中心,投资一点二亿元,其中三馆之一是海尔集团投资三千万元兴建的“海尔博物馆”。第十届“青岛之夏”艺术节所需的一百五十万元资金已筹集到位,青岛人在家门口就看到了北京人艺的《雷雨》、中国杂技团的大马戏以及中国歌剧芭蕾舞剧院交响乐团的演出。赞助文化是回报社会、提高信誉和知名度的最佳选择,这已成为青岛企业界的共识。然而,当许多外地游客看到青岛成了广告无所不在的海洋,连浴场、风景区、大海里都遍布巨幅广告;看到任何文化活动都标以“××之夜”,心里并不舒服,感到广告做得过分。在国外由大财团支持的文艺团体并没有那么多刺眼的冠名和“之夜”呀。或许,这可以用刚刚起步来解释原因吧。
  政府、社会、文艺院团,冲破层层迷雾,正共同托举着青岛舞台艺术的明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