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不能丢失的真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04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不能丢失的真情
  孔都
  《啊,山还是山》的编导把镜头对准一群普普通通的人,并在真实再现他们普通的生活中追求艺术品位,这实在难得。
  为了表达那些普通人略带苦味的人生,编导把我们带到一个名叫雷公坳的养路工区。这是一个坐落在铁道边、被群山绿水环抱着的中国式大家庭,这里的人们以养路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他们的饮食起居虽然简朴,却拥有浓浓的人间真情。火车是这个大家庭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但它带给大家的却时有不平和无奈。当某个家庭成员伤痕累累地归来,或某人遍体鳞伤地闯入,大家庭的成员都会全力以赴,共同抚慰这颗受伤的心,让它滋养生息,得到康复。这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大到足以消弭人世间的一切苦难和怨愤。于是,一切又重新归于田园式的和谐。
  《啊,山还是山》透过有意设置的环境,即雷公坳养路工区这个田园式大家庭和世俗的外界——现代开放的大都市和落后闭塞穷的山村,在人物“情”与“理”的冲突中,传达“返璞归真”的真谛。
  在这种格局中,有两个符合中国传统大众戏剧要素的婚恋家庭故事妥帖地交织、纠葛其间,这就是猫仔、阿彩、凤子的故事和大胡、山丫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中,阿彩不能恪守妇道,迷失在大都市纸醉金迷中,亏得在一次巧遇中,被猫仔的情义壮举所慑服,终于重新皈依了雷公坳这个大家庭。这时,腿残的女儿奇迹般地站立起来,他们的家庭得到了和谐的大团圆。第二个故事中,大胡回农村老家探妻,不料妻子为表贞洁服毒而死。凄孤的归途中,他搭救了多灾多难的山村姑娘山丫。山丫的闯入得到了雷公坳人的同情和接纳,不久她便以善良和真情赢得了众人的承认,在凤子“阿姨妈妈”的叫声中,当上了大家庭的“准母亲”。山丫对爱情的觉悟和追求,也得到了猫仔的支持和大胡的认同,大胡、山丫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两个故事哀婉动人,情真意切。这是中国观众普遍认同的感情方式,他们的泪水,能够冲刷世俗的污垢,使心灵干净一些。
  剧中还有一个用电影方式叙述的故事,镜头不多但悲壮有力。它发生在养路工高佬身上。高佬接受大家庭的生活方式但又不被这方式所束缚。他不轻信舆论,遇事爱打探究竟。当他遇见大家都回避的疯女人时,不但不躲避,反而为其母子设计了引蜂入箱酿蜜推销的计划。他的“出格”行为惊动了雷公坳那些爱他的人们,猫仔工长用拳头教训了他,当高佬带着委屈苦笑而去时,狂风大作,暴雨骤起,泥石流滚滚涌向道轨,高佬毫不迟疑地脱下红背心,对着疾驰而来的火车拼命挥舞,旅客得救了,高佬却被埋进土里。人们最后见到的,是他伸出地面的手臂和那紧攥着的红背心。当梅子带着高佬的遗愿去读研究生时,欢送她的是雷公坳大家庭全体人员崇高的列队敬礼。这一笔,完成了《啊,山还是山》全剧中最闪光的华彩乐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