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守护文化家园——近访作家冯骥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04
第12版(大地周刊·周末副刊)
专栏:

  守护文化家园
  ——近访作家冯骥才
  李贤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一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颇,城市历史文化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逐渐趋于平淡甚至消解。怎样挽留我们的历史文化,珍视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此,我们近期采访了作家冯骥才先生。
  ——编者
  李:以往,人们对文化一词含义的理解大致有三:一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二是一种教育程度,即文化知识;三是一种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您认为当代人应怎样正确理解“文化”这一概念?
  冯:长期以来我们对文化的解释主要是后两者,对于前者没有“感觉”。那种单一地把文化视做一种意识形态而招致的对文化本身的损害,已经是沉重的历史教训了。而仅仅把文化归结为一种教育程度,又使我们一直对事物的认识偏狭有限。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概念“大文化”,表明人们开始有了文化意识。一方面能够从文化上来把握社会生活整体,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区别;一方面能够注意到事物的一种很重要的价值,即文化价值。我们应反省到,虽然我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自觉的文化,却一直缺乏文化上的自觉,对事物的文化价值视而不见,于是很多宝贵的文化都自生自灭了。
  文化财富主要是精神财富。由于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漠视,造成重物质而轻精神,也就是轻视精神财富。举例说,在任何一项大型建设工程中,都应该包含着文物保护这一项。它理应在总的工程规划之内,更不应成为它的一个包袱和累赘。对于一个文化大国,怎么能把文化财富视做包袱呢?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了。如果说当代人应怎样理解文化的概念,就应该从这个问题开始。
  李: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也逐步地进入市场。您认为文化进入市场后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冯:计划经济的时代,文化人希望文化进入市场,以期文化更活泼和自由,更深入群众,直接满足群众要求。但真正进入市场后,却出现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变得平庸起来。文化进入市场后,很难保持自己精神上的独立性。真正站在生活和历史高度影响读者的作品愈来愈少。进入市场的作品必须接受市场真真假假的炒买炒卖;接受价格而扭曲价值;接受“流行”模式而被同化。一些有才华的文艺家顺服于这种市场制约。被包装过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都成为了“大师”与“经典”。如此下去,文化很容易走向平庸。因此,这就需要作家、艺术家们一种历史的自觉了。
  李:城市外表的趋同,城市建筑的缺乏个性,是否也有文化平庸的现象?
  冯:是的。我国是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速度要求过快,文化上所承受的负荷太重。我们来不及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来不及对自身固有的品质加以认识和认定,就很快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从城市建筑上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比如,为改善住房条件和发展城建企业,便简单粗暴地把历史建筑视做危房陋屋,不加任何文化限定的大面积地扫荡和开发;而在建设新城市时,又缺乏文化构想。本来城市的发展是线型的,循序渐进的,但我们目前的城改却是一种突变,全面开花,根本不去思索新建筑与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保持一种脉络上的联系。清一色的高楼大厦,流行全国的玻璃幕墙和釉面瓷砖,尤其那些简单粗糙的享乐主义建筑到处矗立,取代了历经千百年而形成的个性鲜明、异彩纷呈的城市形象。长此以往,所有城市将呈现相同的面孔,这是多可怕的事!
  李:您对经济大潮下的文化充满了忧虑,这是不是与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有关?
  冯:新时期以来,知识分子一直非常强调社会责任感。随着社会发展,文化自身的问题十分紧迫起来。我想现在应该明确树立起一种时代的庄严的责任,我把这叫做“文化责任感”。从近代史看,我国有很多具有这种文化责任的先贤。敦煌藏经洞被盗后,罗振玉、向达、姜亮夫、刘半农等一批知识分子到处奔波抢救这批流失的文化遗产。有的人还自费到欧洲的图书馆里把西方人弄走的敦煌卷子一字字地抄写回来。后来,又有张大千、常书鸿等奔往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保护濒临毁灭的莫高窟。还有梁思成等人曾为保护北京古城倾尽心力,使我们今天想起来,还为之感动!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文化问题较前一历史时期要严峻得多,紧迫得多。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应尽我们的努力,树立和承担这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
  李:过去几年里,您对天津城市文化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抢救城市历史文化”的活动和大量采风工作,并拟定出版系列历史文化图集。您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及心理背景下做这些工作的?
  冯:中国历史上有文物的概念,没有文化的概念。这因为文物的价值较文化的价值容易看到。文物是一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物品,有明确的认定标准,也有市场价位。中国历史上较重物质,文物收藏在民间是被作为物质财富来收藏的。人们对它财富价值的重视远大于文化上的审视,因而文物容易得到爱护。如故宫、天坛是文物,被国家定为某级保护单位,但北京的四合院、胡同,代表着某一时代的生活文化,是真正具有城市特征的历史空间。因不是文物,就被逐步地破坏和改造了。老百姓没时间考虑这样的问题,开发商也不关心这个问题,但这事来得紧迫,必须着手做一些实际工作,我想应先把城市历史文化的形象抢救下来,并希望用行动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我人在天津,就在天津做起。
  我邀集了文化、历史、建筑、考古等各界人士,还有摄影家,对天津进行了地毯式的考察,前后共有三年半时间,实地拍摄照片三万余帧。写了一批研究文章,然后以十五比一的比例精选两千张珍贵照片印成一套大型画册,今年9月份就可以出版了。我相信,我们已经把历史充满文化魅力的天津放在这大型图集之中了。同时在行动过程中,渐渐得到了老百姓的理解、认同、支持和拥护。这行动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教育、文化启蒙与文化宣传。
  李:为搞好城市文化保护,您认为当前我们应做些什么样的具体工作?
  冯: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关键还要看城市主管人员的文化意识与文化眼光。城市文化的保护一要有规划,二要立法,三要有监督。文化是有尊严的,谁也无权随意糟蹋。此外,我更关心怎样树立人们的文化意识。我有三点想法:一是希望我国也像欧洲文明古国那样,确定一个“文化遗产日”,(即“中华文化遗产日”)使每个地区,哪怕一个县或镇的人民都为自己所拥有的文化遗产感到骄傲,从而培养崇高的文化情感。二是我认为应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博物馆进行文化遗产的教育。我提议在进行老城改造的城市就地建立“老城博物馆”,收藏在改造中发现和拆卸下来的古物,以留后人研究参观。三是应加强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方面的教育,要从孩子做起,使每一个中国人自幼树立文化意识和文化情感。我想这应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冯骥才速写 罗雪村(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