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为有志青年开拓成才之路——我国民办教育20年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0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为有志青年开拓成才之路
  ——我国民办教育20年述评
  本报记者 王娜梅
  王仲伟律师十几年前曾是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的一名工人,是中华社会大学向他敞开了一扇大门,让他接受了高等教育。作为该校法律系87届毕业生,毕业不久他就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国家承认学历和律师资格。他说:“社大虽然没有给予我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但是在社大学到的知识,使我受益终身,特别是给了我比文凭更重要的求实精神。”
  像王仲伟律师一样对中华社会大学怀有特殊感情的,还有众多的高考落榜生,是社大使他们重新恢复了自信,学到了知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改变了一生的命运。16年来,这所北京创办最早的民办大学已为国家培养了8000余名大专以上毕业生。
  谈到社大毕业生的成就,77岁高龄的于陆琳校长难掩喜悦之情。办学16年她没要过一分钱报酬,如今左手腕裹着纱布,骨折了仍早出晚归、忙里忙外。她说:“为国家培养人才,就是我最大的报酬。要发财就不到社大来。”
  正是有于陆琳校长这样一批热爱教育事业,为民办教育勇于献身的人,我国民办教育才得以迅速发展。据国家教委有关部门统计,截至1997年底,像北京中华社会大学这样具有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的民办高校全国已有157所,不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095所,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有20所。除此之外,我国民办幼儿园已有24643所,小学1806所,普通中学(含初、高中)1702所,职业中学689所,中等专业学校1036所,其他教育机构2万余所。全国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约5万余所,在校学生约1066万人,招生约991万人,毕(结)业约878万人;在校教职工约52万人。是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民办教育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进入80年代,特别是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民办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都迅速增加。办学范围也从成人教育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延伸,这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的必然。这表明40年来国家包办教育的单一模式已不适合我国教育的国情。
  我国现在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用2%的世界公共教育经费维持世界25%的受教育人口。国家包办教育的单一模式使得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每年有近10%的小学毕业生、50%的初中毕业生及75%的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成人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任务也十分繁重。每年有千千万万渴望求知、渴望成才的青少年被拒之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大门之外。
  改革开放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些人一方面忙于做生意、搞经营,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亲身感受到科技文化知识的重要,孩子生活在蜜罐里娇生惯养,使他们感到忧虑,他们迫切希望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寄宿制民办学校的诞生,也起了拾遗补缺的作用,使这部分家长的难题迎刃而解。据媒体报道,在北京京华私立学校,这部分家长占学生家长总数的80%。
  随着我国经济、教育、科技、劳动人事制度各个领域的改革深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劳动力。最明显的即80年代后我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一些企业由于缺少技术管理人才,特别是合格的财会人员,企业账目不清、财务混乱,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巩固。1980年诞生的杭州长征业余学校(1993年成为浙江长征财经进修学院)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由民革浙江省委创办的。他们与浙江省社队企业局联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对财会人员和其他经济管理人员的函授、面授教育。十几年来,为浙江省乡镇企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中级人才,提高了职工素质,解决了乡镇企业人才的急需,为乡镇企业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民办教育已日益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必须“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民办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很强的活力,这种活力来自其新的办学体制。这些学校在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的前提下,享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内部实行全员聘任制,干部教师可进可出、可上可下,工资待遇按额定酬,优质厚薪,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1997年10月1日,《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正式实施,国家教委也颁发了关于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条例》全面贯彻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明确规定了社会力量办学的地位、性质、办学方向、办学重点,教育机构的权利与义务,管理机构的职责等问题,使社会力量办学有法可依,为推动社会力量办学规范、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目前,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认识到教育质量是民办学校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民办教育正走向依法治教的轨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