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婚礼,待到凯旋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1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婚礼,待到凯旋时
  本报记者 张玉来
  没有婚纱,没有车队。在300余人民解放军官兵和吉林市各界代表祝福的目光注视下,伴随欢快的乐曲和热烈的掌声,一位英姿勃发的年轻军官携着一位身着淡雅服装,面颊溢满幸福的姑娘走到宾客面前,深深鞠了一躬。
  9月6日上午,在长春市好旺角大酒店举行的这次特殊婚礼,是一次迟到的婚礼。它蕴含着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吉林省军区某团七连连长于峰与吉林市政协女干部郝锦翠相知相恋有年,原定于8月16日结婚,并在“好旺角”交了婚宴预定金。8月10日,部队接到赴嫩江抗洪抢险命令,团首长考虑到于峰脚部有伤,婚期又临近,让他在家留守。于峰毅然谢绝了领导的安排,率连队奔赴抗洪一线。
  8月16日,郝锦翠在原定与于峰喜结良缘之日,辗转找到了于峰所在部队。她看到洪水是那么凶猛,官兵们的生活是那么艰苦,在生死考验面前官兵们又是那么英勇,动情地对小于表示:“部队凯旋之日,就是我们结婚之时!”这位没有过门的军嫂和于峰并肩战斗在大堤上:抢运沙袋,为官兵们送水、送饭、洗衣。
  “好旺角”经理郑贵文了解到于峰没有如期举行婚礼的原委,也赶到嫩江大堤,把800元婚宴订金退给了于峰,并把3000元慰问金交给了部队领导。他激动地说:“待部队凯旋时,我要在酒店为他俩举办一个盛大的婚礼庆典!”
  在充满浓烈喜庆气氛的庆功会和婚礼上,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高凤楼大校说,于峰和郝锦翠迟到的婚礼,意味着奉献,意味着舍小家、保大家、为国家的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