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阅读
  • 0回复

草原上的巨人——介绍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的矿山机筑路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10-26
第2版()
专栏:

草原上的巨人
——介绍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的矿山机筑路机
培蓝
在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的中央工业馆的东广场上,参观的人围着那些巨大的矿山机器和筑路机器,倾听着讲解员的解释。
这里陈列着七部采煤机、十部开采石油的机器、八部筑路机。看过苏联影片“顿巴斯矿工”的人们,都知道苏联煤矿工人怎样利用机器来进行工作。重七吨左右的“顿巴斯”采煤联合机,可以完成整个的采煤过程——从掘煤一直到碎煤、装煤。它能在一公尺至二公尺高的煤层中采煤,又可以在四十度以下缓倾斜的坡上采煤。它每小时可以掘煤五十吨到一百一十吨,抵上十五个人到二十个人的劳动。
苏联专家当场开动机器,详细地向大家介绍机器的性能和效率。全国劳动模范、大同煤矿工人马六孩看了“顿巴斯”采煤联合机,想起了自己二十六年来的矿工生活。他曾经爬在地上拉煤、背煤、推煤,不知费了多少气力,流了多少汗水,但只能采出很少的煤。解放以后,大同煤矿也使用了机器,工人们不断创造生产新纪录。他说: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苏联,提高生产,像苏联的煤矿工人一样。
在“顿巴斯”采煤联合机旁边,陈列着基洛夫矿山机械工厂出产的强力截煤机。它的个子不大,但是威力很强。它可以在零点五公尺以上的薄煤层采煤,一小时能掏出四十公尺左右的槽。
二十几公尺长的刮板运输机吸引了来这里参观的煤矿工人。它最多能够接长一百五十公尺,每小时运输一百吨到一百三十吨煤。京西城子煤矿工人、劳动模范莫子元和老采煤工人白吉林都说:这玩艺真大、真重。讲解员说:是的,如果接到一百五十公尺长,几百个人也抬不起来。可是你不需要担心这一点。这台机器本身的刮板和练子都是活动的,可以接起来,也可以拆开。这种机器看起来很笨重,但移动起来非常方便。现在苏联许多煤矿都使用了。
这里有一台轻便穿孔机,它可以在煤层中进行垂直的、倾斜的和水平的钻孔。它能够钻透任何硬度煤层或含有岩石的煤层,以供通风、排水和排除瓦斯用。这是煤矿中必不可少的机器。
苏联采煤工业的机械化程度,一九三七年就达到了世界第一位。现在,苏联的煤矿工业中装备着一千四百多部采煤联合机,将近二千五百部装煤和装岩联动机,还有许多马力强大的挖煤机、运输机和运煤用的电气机车。
东广场的南边,陈列着许多高大的钻井机器。自动折叠式石油钻探机,高达十六公尺。钻井工人李长清非常喜爱这部机器,他向观众说:看起来它是那样的笨重,走起来可是非常灵便。它的全部设备都安在汽车上。开始钻探时,只需要一个人开车,十多分钟工夫便可以使高大的钻杆全部直立起来。钻探停止了,钻杆会自动地折叠起来。它每分钟可以钻五百公尺深。如果移动也很方便,用不了半个钟头就可以把它收拾好。
这里还有一台二十多吨重的抽油机。它能带动抽水泵,把油井里的油吸到地面上来(最深能达到二千五百公尺)。抽油机的构造很简单,很坚固,使用起来,又灵活,又方便。这里还有四部电测车,分为两组,每组两部。一组组成自动电测站,另一组组成地面测电站。自动电测站包括一台卷扬机和一个实验室。实验室中有自动摄影设备,纪录矿场测量的结果;卷扬机可用在二千公尺深的油井中,从事探测工作。地面测电站可以进行深土勘测,观察和纪录土层的变化情况。钻井工人李长清说:从前地质学家总是先把砂钻探出来,经过很复杂的化验工作,才能评定地下的含油量。有了这种科学设备,就无须经过那么繁复的手续了。
这里还有一台泥浆车,它可以自动排泄泥浆,使泥浆流到两千三百五十公尺深的地方。因此,它能很好地保护钻头、钻杆和井筒,使钻探工作更加准确和有保障。
从上述种种自动化机械化的设备,人们可以看到苏联石油工业的技术水平。苏联现在不仅可以钻探直井,而且可以钻探曲井。在钻探中发现油泉偏处在钻井的旁边,可以在地心钻曲井以通油泉,不必另钻新井。这是苏联钻井技术上一个惊人的成就。
在东广场的北部,耸立着十部大型的机器。其中有三部是巨大的单斗挖掘机,一九五四年出品。它有一条长长的钢臂,钢臂上吊着一个铁斗。机器开动时,带有四个钢牙的掘斗插入土里,一下就可以挖掘一立方土,并把它送到几公尺以外的地方去。它每天能挖土一千四、五百方,相当于七、八百人的劳动量,但只要一个人操作。单斗挖掘机也叫万能挖掘机,它的工作部分——吊杆、挖斗可以整个换掉,改装为十五吨的起重机或打桩机。
在单斗挖掘机的旁边,有一台多斗挖掘机。它是一九五四年的新产品,可以挖掘宽零点八到一点一公尺,深二点五公尺的沟渠;一小时能挖一百三十五方土。这里还展览着一台震动式打桩机,利用马达传动,效率很高,每分钟可打下一点五公尺。
沥青洒布机同样引起人们的注意。它的构造精细,油罐内部设有绝缘层,借以防止热量散失,使沥青保持一定的温度。油罐箱还有加热设备,可以溶化沥青。
负责安装工作的同志对大家说:“这里陈列的机器,都是一些小型机器,在苏联共产主义建设工程中使用的挖掘机,比单斗挖掘机要大好多倍。”是的,人们从画报、电影上可以看到:在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步行式挖掘机,一只掘斗可以装十四方土,相当于一辆汽车的体积;一次挖出的泥可以装满半个火车厢,并能自动把泥运送到一百三十公尺以外的地方。在伏尔加河—顿河运河的建筑工地上,还有一种吸水挖泥机,它可以在二十四小时内挖掘装满一千个火车皮的泥土。
苏联人民称这些强大有力的机器为“草原巨人”,它们大大地推动了共产主义的建设工程,加速了建设的进程。(附图片)
万能挖掘机的长臂。
  本报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