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阅读
  • 0回复

中国作家协会讨论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10-26
第3版()
专栏:

中国作家协会讨论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
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在十月二十四日召开了关于“红楼梦”研究的讨论会。这个会的目的是在于通过学术上的自由讨论,对古典文学研究中一直未曾肃清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观点进行批判,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对待古典文学遗产的态度和方法,从而把古典文学研究工作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讨论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部长郑振铎主持。出席的有茅盾、周扬、冯雪峰、邵荃麟、阿英、张天翼等六十多人。在讨论会上先后发言的,有俞平伯、王佩璋、吴组缃、冯至、舒芜、钟敬文、王崑崙、老舍、吴恩裕、黄药眠、范宁、郑振铎、聂绀弩、启功、杨晦、浦江清、何其芳、蓝翎、周扬等。
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中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观点,在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一书和“红楼梦简论”一文(载“新建设”本年三月号)中表现得很突出,“文史哲”、“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专刊、“人民日报”等报刊曾陆续发表文章加以批评。讨论会上,俞平伯和王佩璋,先就近年来以俞平伯先生名义发表的若干有关“红楼梦”研究的文章作了说明。这些文章中,除“红楼梦简论”、“曹雪芹的卒年”、“辑录脂砚斋本‘红楼梦’评注的经过”等文章是俞平伯先生自写的以外,在“东北文学”上发表的“红楼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大公报”上发表的“‘红楼梦’简说”两文,都是王佩璋代写,曾由俞平伯先生作了一些修改;这两篇文章中的好些观点是和俞平伯先生自写的文章有出入的。发表于“文汇报”的“我们怎样读‘红楼梦’?”,是由俞平伯先生授意,王佩璋执笔写成的。
在会上发言的大多数人,都指出:最近发表的李希凡、蓝翎的文章“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评‘红楼梦’研究”及“人民日报”最近连续发表的有关文章,针对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所作的批判是极重要的,非常值得重视。尽管这几篇文章中有些个别论点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一场严重的斗争。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来,是十分需要的。这一斗争的进一步展开将推动古典文学研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会上发言的大多数人指出: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方法,是沿袭了胡适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形式主义的观点、方法,从趣味出发,其结果,必然抽掉“红楼梦”这一伟大的古典现实主义作品的巨大社会意义,陷入烦琐的考据中。大家认为:考据工作在古典文学研究中是必要的,但这只能是作为研究工作的一种手段,绝不能仅仅以考据为满足,甚至以考据代替研究;考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而不是为考据而考据,把读者引导到牛角尖里去。
讨论会上也涉及了一般古典文学研究的问题,指出古典文学研究工作,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方法,阐明古典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阐明它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传统,以滋养和发展新的文学艺术。
讨论会认为:自由争辩是学术研究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良好方式之一。这次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讨论是一个开端,希望作家协会今后继续召开这样的讨论会;并且希望大家写文章,参加关于“红楼梦”问题的讨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