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刻画时代的群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9-24
第11版(科技)
专栏:科海书舟

  刻画时代的群雕
  阳光
  认识刘韧,时日已久。真正认识他的才华,却是最近的事。近一年来,他和张永捷合作,在《中国计算机报》开辟《人物素描》栏目,历数影响中关村的50位人物,从陈春先到王志东,从段永基到张玉峰,从柳传志到王江民,每一位人物的每一个特性,构织出中关村10多年间最耀眼的光彩和阳光下浓重的阴影。
  没有一个产业像信息产业那样,充满了如此多的机会、风险和挑战。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关村的发展始于1984年,并且是在直接与国外著名大公司的“肉搏战”中艰难成长的。中关村今日的巨头们,大都是从下海、从学会生存开始:倒彩电,四处碰壁,游说借贷,100%的民营机制,如影随行的政策风险……除了知识资本这一唯一的优势之外,创业者的路上无不充满了失败、艰辛和酸甜苦辣。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中国式的遭遇。
  历史有多种书写方式。作者滤除了创造中关村奇迹的成功者身上的传奇成分,采用了一种极富个性的平实叙述风格。因为远离了粉饰,所以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中国社会出版社将这50篇文章结集出版,如同中关村史书般的《人物素描》暂时画上了休止符。但今天的人们已再也无法忽视信息社会对人类生存方式和认知模式的深刻影响,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来临。《知识英雄——影响中关村的50个人》就像两个时代交界处的一尊石刻,站在它的面前,我们会对昨天和明天看得更清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