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祖国大陆市场好大啊!”——台湾农村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2-2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宝岛行④

  “祖国大陆市场好大啊!”
  ——台湾农村一瞥
  人民日报赴台访问团
  听说祖国大陆记者要来采访,谢清辉总经理从上海赶到台北,又从台北赶回屏东县海边的渔村,开车把我们引到他苦心经营的中华科技养殖公司养殖场。
  尽管穿越海峡两岸的旅途周折累人,而谢清辉依然十分开心:“真没有想到,昨天晚上还在上海与朋友喝酒,今天又能在这里见到大陆来的记者。”在养殖场简陋的会客室里,谢清辉兴奋地谈起海产品养殖,又领着我们参观散居在周围民宅里的养鱼池。
  谢清辉从海洋大学毕业后,便回乡从事养殖业的开发研究。他最大的成果是开发出一种海水循环过滤技术,在室内养殖海水鱼,可以一年不用换海水。据他介绍,运用这项技术,在15平方米的鱼池中,就能养殖1吨石斑鱼。伴随着池内不断循环的潺潺流水,谢清辉指着控制水流的铁箱子得意地说:“这项技术已在大陆申请了专利。我们收购活鱼,通过3个星期的品质化养殖,再卖出去,就能增值60%,当地的许多养殖户都接受过我的技术辅导呢!”
  无论在台南渔村,还是在台中农村采访,有一点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通过良种引进和开发,甚至与旅游观光相结合,促使农产品大幅增值,是这里众多农民追求的目标,而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像谢清辉这样科班出身的专家型农业开发者。
  在南投县埔里镇,我们见到的台一教育农园负责人张国珍,也是这样的农业开发者。他曾担任过台湾大学山地实验分场主任,7年前离职回乡,创办起集种苗、园艺、观光、学习于一体的新型农场。张国珍说,通过买地和租地,他先后投资3亿新台币,开发了占地23公顷的农场,全年的经营额已达新台币2亿多元。在这片农场里可以看到机械化的配土、制种、育苗设施,鲜花簇拥,绿草如茵,小桥流水的园林景象,全然不见传统的耕作劳顿。
  精明的经营者力图将传统资源演绎出新的资源和发展空间———“休闲农业”。在我们采访时,果真有几辆大客车载着一批游客前来参观。“从一粒种子去看生命的奥秘,从一棵种苗去体验成长的喜悦”———看来,经营者的宣传确有号召力,这里每年可吸引7万观光者。但是,每人80元台币的门票收入加起来不过数百万元,与数亿元的投入和经营额相比,只能算是区区小数。
  其实,张国珍的真正财源似乎并不来自蔚为壮观的园景,也不来自农副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琳琅满目的商店,而是来自那个并不起眼的“农友服务处”。虽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店面,却联系着成千上万的农户,为他们提供蔬菜、花卉种苗和各种生产资料。张国珍介绍说,他们的种苗经销网络遍布台湾各地,每年能卖出1亿株菜苗、上千万盆花卉苗。显然,他是通过服务众多农户而赚钱的。
  就我们所见的农民自办的各种农业公园而言,环境建设确实令人赏心悦目,花卉产业自成景观,但其动辄数千万台币的投入与回报率不免让人疑虑。不仅如此,大量产出的花卉销售也不顺畅。当地花农抱怨说,运输费太昂贵了,出口日本的空运费就相当于种花成本。据说,已有不少花农跨越海峡,到祖国大陆种花销售,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祖国大陆的市场好大啊!”陪同我们午餐的埔里菇类生产合作社理事主席汤朝琴感慨地说:“10多年前,我就在上海合资办了一家公司,生产菇类产品,年销售额已达数千万美元。”除此之外,他们每周还有5个货柜的产品销往祖国大陆市场。
  与汤朝琴的想法不谋而合,兴冲冲从大陆赶回台湾接受我们采访的谢清辉,谈及这些更是兴奋不已:“我的主要精力已放在大陆发展,你看看,一个上海每天就需要10吨活鱼,加上周围杭州、苏州这些城市,这个市场真是好大呀!”
  谢清辉说,半年前,他们公司已在上海郊县奉贤投资办起养殖场,下一步还有更大的发展计划。“我再给你算一笔账:养1吨石斑鱼,在台湾卖价折合人民币9万元,大陆就可以卖到20万元,我们为什么不去大陆发展?!”看得出,踌躇满志的谢清辉对在祖国大陆投资的成功充满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