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高原女儿不逊男——云南计划生育工作拾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7
第12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高原女儿不逊男
  ——云南计划生育工作拾零
  本报记者 杨武军
  新年伊始,首都10多家新闻单位记者应国家计生委之邀,来到祖国第二阶梯之上的云南采访。北方时值隆冬季节,这里却是满眼翠绿。驱车穿行于滇池之畔,所见所闻,深感后来起步的云南省计划生育工作如同四周绿色一样充满生机,尤其是他们根据各民族特点,提高妇女地位,促进人们生育观念转变,更成为计生战线骄人成绩。
  丽江老板多巾帼
  滇西山里有座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一个多月前,刚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古老的纳西木板楼,依山傍水而筑,布成八卦阵式,粗粝的石块铺作小径,实为一景。记者的眼光却又发现另外一景:在一个农贸市场上,有十几个肉摊,案前捉刀弄斧者竟几乎都是女中豪杰。再看其他摊位,主人也多巾帼。当地干部告知,丽江纳西族妇女有主持家计的传统,市场搞活之后,地方政府因势利导,吸引妇女进入更广阔的市场领域,许多妇女成为当地市场经济的主角。纳西女子出人头地,人们对生男生女也不那么偏好,这为独女户、双女户家庭营造了一个良好社会氛围。记者前往丽江县黄山乡长水村看个究竟,小小村子独女户、双女户就有7家。29岁的和乃勤只有一个5岁女孩,他对记者说,“只要女儿好好的,要不要第二个也无所谓。”
  官渡女子何处寻
  昆明市机场旁边,有一个官渡区,经济十分发达,农村人均收入已超过400美元。这个区的计生工作也相当突出,12万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率达99.9%。官渡区有个民族乡——阿拉彝族乡,去年有62户主动放弃了二胎指标。记者来到该乡蹉跎村,想找一户人家聊聊,计生专干不假思索便带我们前往。时值正午,只见大多人家都是铁将军把门,计生专干好生着急。村会计笑我们这时哪里去找人,村里“专职家庭妇女”可不多。原来这蹉跎村开办了度假村,乡镇企业也十分发达,村里有意让更多育龄妇女出门做事,大家已不满足于“围着男人、灶台、小孩转”的生活模式了。
  妇女的注意力转移到一心一意奔小康、创造幸福美满生活上来。
  陆良养女不逊男
  陆良是云南省东部的一个县,以汉族居多,传统中免不了一些“男尊女卑”思想。当地政府从解决独女户、双女户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入手,使他们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没有男孩家庭照样出人头地,逐步扭转了人们生育观念。这个县连续7年基本实现无计划外生育。
  在陆良,我们重点采访了大莫古乡。为了扭转“养儿防老”的思想,这个乡对双女户和独生子女户,给予800元保险费入保,60岁时,每人每月可领取150—200元。为消除无男孩户对劳动力缺乏的忧虑,计生部门组织农科、畜牧、农村合作基金等部门组成综合服务队,为计生户传授致富本领,引导他们认识到现代社会不是靠体力而是靠脑力致富。繁重的家务劳动,往往束缚了妇女参与社会活动。当地政府兴办幼儿园、修建沼气池、开发猪草机等项目,使妇女不再是“家庭长工”。为计生户长远发展计,乡里还设立了女童救助基金,使所有读不起书的女童都重返校园。这个乡的多孩率从以前的30%左右降至现在的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