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继承伟人遗志 提高全民素质 教育界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8
第3版(综合)
专栏:

  继承伟人遗志 提高全民素质
  教育界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
  本报北京2月17日讯 新华社记者尹鸿祝、本报记者温红彦报道:在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教育界近百名专家学者、学校领导、师生代表今天聚集国家教委,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决心继承小平同志的遗志,开创面向21世纪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与会者深情地回顾起小平同志对中国教育事业倾注的满腔心血和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自新中国成立,小平同志就一直关心、重视教育工作,积极参与了中央的宏观教育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自告奋勇抓教育工作,在教育战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教育战线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建立学位制度,使教育战线成为当时全国最早拨乱反正和解放思想的战线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确立了教育事业的战略地位,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指导方针。他一再号召全党全社会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身体力行,做好科技和教育的“后勤部长”。在他的教育思想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李文海、北京大学教授沙健孙、清华大学教授过增元、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陈乃芳等在发言中提出,教育战线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有着特殊的意义。小平同志完整科学地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的问题,要培养好青年一代,对他们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至关重要,当前要着重解决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问题。一些高等院校的青年师生代表说,一年来,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课,学生们学习踊跃,反响十分热烈。这是因为邓小平理论紧密地结合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我们的现实生活贴得很紧很紧,许许多多的青年人已越来越自觉地学习小平同志的理论,使之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
  国家教委党组书记陈至立在发言中说,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是教育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面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她号召教育战线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掌握、全面落实邓小平理论,同心协力使全国几十万所学校成为宣传邓小平理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共同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作出不懈努力。
  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主持座谈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