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肉羊饲养技术 帮你走上致富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26
第11版(科技)
专栏:

  肉羊饲养技术
  帮你走上致富路
  本报记者 蒋建科
  “一只大母羊,不愁柴米油盐糖;二只大母羊,家里有个小银行;五只大母羊,个个都是万元郎”,大凡饲养过小尾寒羊的农民,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到了90年代末期,许多求富若渴的农民又把目光盯上了肉羊饲养这一前景广阔的新技术。
  肉羊饲养技术到底有多大潜力?记者日前走访了率先在这方面迈出第一步的北京兴绿原农牧发展公司,总经理郑景山高级经济师兴奋地说:羊肉消费市场十分巨大,以北京市为例,1995年出栏71.25万头羊,只能满足市场需求量的20%左右,其余80%要从全国各地调入,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满足首都市场的消费需求。
  专家们指出,肉羊是一种典型的节粮型家畜,对精饲料消耗极少,能大量利用猪、鸡不能食用的粗饲料,可有效缓解“人畜争粮”现象。羊肉向来以肥度适宜、肌肉纤维细嫩柔软而著称,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比牛肉略高),所含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均符合人体代谢的需要,100克羊肉中仅含胆固醇29毫克,而同样重量的牛肉和肥猪肉中胆固醇含量却高达75毫克和126毫克,因此,羊肉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肉食品。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我国羊饲养业一直以山羊为主,绵羊品种也多是毛用或肉毛兼用型,真正的肉用型羊极少见,因此市场上的羊肉品质差,口感不好,这些都限制了它的普及。
  另外,我国肉羊养殖还存在着养殖方式不科学、出肉率低、良种肉羊不能有效推广等问题。目前,国内尚无一家大规模集中饲养场。兴绿原公司看准这个机会,充分利用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多产肉羊优化杂交组合筛选及肥育高效饲料技术研究”,推广这项已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该课题经过5年努力,研究筛选出的多产肉羊杂交组合,在繁殖性能和产肉性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提出了我国农区高产肉羊生产模式,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兴绿原还从国外引进“萨福克羊”、“多赛特羊”等国际公认的肉用羊优良品种330只,同时,筛选国内优良肉羊“小尾寒羊”、“湖羊”、“乌珠穆沁羊”等660只,在京郊顺义县建立种羊场和育肥场。
  在项目推广过程中,兴绿原采取了生产与科研“两条腿”同时走路的办法,以现代化科学管理方式规模经营种羊、肉羊的养殖开发和综合利用。在运作方式上则采取了“公司+农户”的办法,不光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而是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面向老区、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即通过兴办种羊场,形成农民繁育商品肉羊的网络,使农户通过养殖良种肉羊脱贫致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