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历史命运和当代创新——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10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历史命运和当代创新
  ——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
  王东
  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贝多芬,有一首动人心弦的传世之作,就是作为第五交响曲的《命运交响曲》。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鸿篇巨著——黄楠森、庄福龄、林利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北京出版社1996年出齐,当年又出修订第二版),也是一部内容独特的“命运交响曲”。它以极其丰富的科学史料,生动具体地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一个半世纪中的历史长河,评说着这一哲学的历史命运,讲述着这一哲学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前进与曲折、困境与希望。
  研究对象的独特把握
  作者研究的对象是上自19世纪40年代下至20世纪90年代这150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开始,一直到战后当代社会主义的改革浪潮,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大曲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在这里,理论思维的注视焦点,自始至终地对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部分,即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时,八卷本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层次的理论外延:科学认识论、自然辩证法、军事辩证法、哲学史科学、逻辑学、经济哲学、政治哲学、伦理学、美学、人学等等。
  作者首先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主流,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伟大革命导师把新的哲学世界观与历史时代相结合的主导作用。八卷本还为这些导师的战友与学生,描绘了一幅幅群英谱。对于战后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思潮流派,也作了跟踪探察。历史上的种种错误思潮的哲学基础,也列为研究对象,如19世纪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中国“文化大革命”中极左思潮的哲学根源。这样勾画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就不再是孤零零、干巴巴的领袖人物史、经典著作史,而是一株活生生的当代人类哲学认识的大树,主干突出而又枝叶繁茂。
  对于过去所说的经典作家、经典著作,都应当视为历史人物、历史文献,当作科学研究的对象,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之下,进行科学的具体分析。其中包括具体分析他们的是非曲直、功过得失,具体分析他们提出的问题、解决的问题、遗留的问题。在这里,来不得半点虚假夸张,容不得半点个人崇拜。斯大林哲学著作的历史作用和根本缺陷,毛泽东的伟大贡献和晚年的重大失误,八卷本都试图作出比前人论著更为具体的客观分析。
  历史长河的总体再现
  按照什么样的总体框架来把握一个半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走出了一条综合创新之路,这个新框架的特点是“双线一体”、“四大部分”。“双线一体”,就是“时间—地域”双线一体式的阶段划分与总体把握方式。“四大部分”,一是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西欧的形成期。这一部分是全书的前三卷,堪称一部相对独立的重头戏。二是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苏联的传播发展期。贯穿这里的思想脉络,是“一个中心”、“两大阶段”。“一个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列宁阶段;“两大阶段”,是以十月革命为分水岭,其中第四卷写的是十月革命以前列宁主义哲学的初步奠定;第五卷写的是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在苏联的发展过程与面临问题。三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创造性发展。这一部分为全书的六、七两卷,中国人写中国事,读起来倍感亲切。头一卷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其代表人物是毛泽东;后一卷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相结合,其核心内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代表人物是邓小平。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四是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世界东西方各国的传播与发展,这就是第八卷,其中心问题是如何探索富于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尽管经历了许多不同发展阶段,传播到众多不同的民族国家,展现异彩纷呈的众多分支学科、学术思潮,然而,在这纷繁复杂的旋涡支流之中,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思想主流,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不断地结合于世界历史的新时代、各个民族的新国情。这“两个结合”的精神气质,乃是马哲史中一以贯之的思想红线,统摄全局的普照之光,生生不息的活力源泉。
  一个半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可以大体区分为“三个50年”。“第一个50年”,是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世界历史处于上升时期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面临的主要时代课题,是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两大发现,为回答这一时代课题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二个50年”,是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突出的两大时代课题是科学革命与社会革命,特别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时代、新的国情相结合,走出一条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第三个50年”,是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以“革命与战争”为主题的旧时代,逐步让位于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科技革命与体制革命成了两大时代课题,怎样通过改革开放根本抛弃已经僵化过时的战时体制,探寻适应新时代、新国情的新体制,成了社会主义命运攸关的历史任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创新
  经过第二版认真修订的第七卷最后一章,以画龙点睛之笔,全面、具体、深入地论证了邓小平理论对于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十大理论贡献:
  第一,邓小平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新形势下得到重新确立和重大发展;
  第二,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改革开放树起了一面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帜;
  第三,邓小平实事求是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强调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抛弃“以阶段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第四,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从而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深层的哲学基础;
  第五,邓小平重新明确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新时期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出改革、发展、稳定的三者一致是中国大局;
  第六,邓小平提出了别开生面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与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七,邓小平提出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体制作为中国改革目标模式;
  第八,邓小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以党的领导与加强人民监督相结合、反对官僚腐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法治国家为思想主旨;
  第九,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两手抓的方针,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第十,邓小平首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指明了一条大道。
  掩卷长思,可以启迪我们更加深刻地领会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重要科学论断:“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找到邓小平理论的源头活水;而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我们更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