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各地体委主任议商体育事业总体目标 明确任务 坚持改革 推动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13
第8版(体育)
专栏:

  各地体委主任议商体育事业总体目标
  明确任务 坚持改革 推动发展
  本报北京1月12日讯 记者汪大昭报道:今天在这里召开的1998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主题并不像以往诸如发展体育产业、加强体育法制那样具体,而是请各地体委负责人在京议商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全面推向21世纪的蓝图。
  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说,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导方针,明确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根本任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有3亿多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青少年累计近10亿人次,全国人均期望寿命从解放初的35岁提高到70岁;建国以来我国运动员共获得1123项世界冠军,创造和超过880项世界纪录,在亚运会和奥运会上取得显著成绩;全国各类体育场馆总计达61.6万个,总面积为7.8亿平方米,人均0.65平方米;体育科技、教育、宣传、对外交流,体育产业和体育法制建设等发展较快。
  伍绍祖说,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发展规模不大,总体水平不高,数量不足,质量更有待提高,体育事业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大力发展的一项事业。
  伍绍祖提出,基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认识,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我国下世纪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是:
  ——第一个10年,实现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争取达到总人口的40%;竞技体育整体实力稳步提高,继续保持在亚洲的领先地位,在奥运会上金牌和奖牌总数位居第二集团前列,努力缩小与第一集团的差距;高水平后备人才队伍逐步扩大;体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均体育场地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有较大发展,体育科技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体育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体育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国家办和社会办相结合的体育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法规体系基本建立。
  ——第二个10年,各项体育事业更加发展,基本实现体育的生活化、普遍化、社会化、科学化、法制化和产业化。
  ——到下世纪中叶,建成能够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体育需求,与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事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