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小黑板两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10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小黑板两题
  高低
  一
  杭州新声路综合市场中心的十字路口,有一块见“美”就颂扬,见“丑”就揭批的小黑板。黑板报办了虽然才三四年时间,但却赢得了很好的声誉。每期黑板报面世,摊主们总要抽空去看一看。一位赵姓女摊主与顾客吵了架,马上在黑板上被“曝光”,她感到好没面子,从此再也没有跟顾客红过脸。一位王姓摊主拾到二点三万元现金交公,此事见了“报”,他觉得很光彩。有个来自温州的服装老板见这黑板报含金量高,愿以十万年金租用这个“版面”,结果被市场管理者回绝了。
  杭州新声路综合市场的这块黑板报,何以能引起人们那么大的关注和兴趣,因为它亲切、务实,有针对性,贴近“读者”。我们的报章杂志,是否都能像这份黑板报那样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呢?
  为什么十万大钞买不动区区一块小黑板?因为黑板报的编者和管理者懂得:出让“版面”便是出让建设精神文明的阵地,出卖“版面”便是出卖顾客的利益。而如今的一些报刊,为了多少万多少万的进项,不惜大量出卖版面,出卖读者的利益。一家不珍爱自己“地盘”的报纸或杂志,也决然得不到读者对他们的珍爱。长此以往,卖“地”者终将无立足之地。
  二
  被誉为“真正的人民公仆”的武汉市武昌区信访办公室副主任吴天祥,其办公室就是信访办接待室。在老吴那儿,以前也有一块一般办公室、接待室常挂的小黑板,上面写着:“今日内部学习,恕不接待上访。”后来这块小黑板被吴天祥锁进了柜子。老吴讲得在理:“群众有难,哪管你周三周四呢!”至于“学习”,他的看法是:“夜读最好。”
  吴天祥将一块类似于“挡箭牌”的小黑板锁进了柜子,从表面上看,锁的是一块小黑板,其实锁的是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作风,锁的是动辄将上访者拒之门外的陋习。吴天祥的言行,实际上是向行政机构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政府机关和其他职能部门的干部的学习,是否都要占用上班时间?学习总得越学越好才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假如一学习就不干工作,不办正事,就不接待上访者,到头来离老百姓愈来愈远,这种后果岂非与学习的初衷背道而驰?!
  (作者单位:解放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