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伟大的母亲——纪念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六十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05
第12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伟大的母亲
  ——纪念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六十周年
  付延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生了。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继1931年发动侵略我国东三省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掀起了全面侵华战争。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广大地区相继沦陷,大好河山被蹂躏,无辜生灵遭涂炭。日寇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义愤!自“七七事变”起,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历经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今天,当我们回顾抗日战争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在抗战时期有一条特殊的战线,那就是由无数个妈妈组成的难童保护战线。
  抗战初期,无数的百姓在逃亡,在流浪,其中最悲惨的是儿童。他们或死于战火,或流离失所。特别是那些失去了双亲的难童,举目无亲,啼饥号寒。有些还被日军掳掠,施以奴化教育,充当战争的炮灰。尤其令人发指的是:极端残暴的侵略者竟然把中国儿童作为他们“活的血库”,因为“儿童血液纯洁精壮”,输给受伤日军可使他们“早日恢复健康,重返支那战场”。
  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中国妇女界的一批著名人士,在国民政府临时所在地武汉,开始了拯救受难儿童、保护国家未来人才的探讨和酝酿。沈兹九主编的进步刊物《妇女生活》杂志社,邀集社会名流开会座谈,提出了到前线抢救难童的设想。沈钧儒先生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呼吁成立战时儿童保育会,收养难童并把他们培养成抗战建国之材。中共长江局负责人周恩来和长江局妇女委员会的邓颖超,专程会见冯玉样将军和李德全女士,希望两位支持这项工作。于是,由沈钧儒、郭沫若、李德全、邓颖超、刘清扬、沈兹九、张素我等20多人正式发表了成立战时儿童保育会的发起书。发起书受到了国共两党上层人士和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的响应,很快即有宋美龄、宋庆龄、宋霭龄、何香凝、邹韬奋、田汉、陈立夫、张劲夫、曹孟君、郭秀仪等184人亲笔签名,作为成立战时儿童保育会的联合发起人。“救救孩子”的呼声向着实际行动转化。
  1938年1月24日,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李德全被推选为筹备会主任。3月10日,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正式成立。宋美龄应邀出席成立大会,被推选为理事长,李德全任副理事长。大会推选56人组成理事会,其中有中共党员、国民党成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为了争取国内外多方面的支持赞助,大会还聘请了包括国共两党领导人、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国际友人以及驻华使节在内的286位名誉理事。在爱国抗战的旗帜下,以抢救保育难童为共同目标,各界妇女携手并肩,戮力同心,组成了抗战时期国统区出现最早的一个妇女界统一战线组织。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但在某些地区或某种情况下,为了开展工作和争取援助的方便,也曾以“中国妇女慰劳抗战将士总会”(宋美龄为主任委员)下属组织的名义出现。到1938年5月,战时儿童保育会又曾与“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的儿童保育组合署办公。
  在武汉不断遭受敌机轰炸的危机时刻成立的战时儿童保育会,除就地收容难童之外,还派人奔赴战火纷飞的郑州、徐州前线抢救难童,很快实现了“抢救1000个难童”的口号,并将难童收养在5月1日成立的汉口临时保育院内。在各战区和大后方相继成立的20多个战时儿童保育会分会,也不失时机地到战区附近和沦陷区周围抢救难童,并设立起收养难童的保育院。1938年8月,日寇进攻湖北,武汉吃紧。战时儿童保育会将汉口临时保育院等处的儿童分散转移入川。工作人员在天空有敌机、长江无屏障的艰危之中,护送28批计1.5万名儿童平安到达大后方。之后,费尽千辛万苦在四川境内陆续建起8所儿童保育院,分别安置入川难童(加上四川分会、成都分会建立的保育院,四川全境共有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所属的保育院23所)。各地分会及所属保育院,常常需要根据战局的变化,艰难地迁址到较为安全的地区。
  处于战时状态下,儿童保育院的经费没有固定来源。赖以维系的主要是国内各界及国际社会的捐助。保育会成立之初,理事长宋美龄,副理事长李德全,常务理事郭秀仪、黄卓群、邓颖超等即带头捐款并承担特定儿童的常年生活费。在她们慷慨义举的带动之下,各界人士乃至普通市民,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精神,尽其所有支持赞助保育院。在海外,美、英等国政府及其民间援华组织,南洋爱国侨胞组织及个人,香港爱国民主人士,不断给予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事业以援助和赞助,成为保育院经费的主要支柱。即使如此,儿童保育院的经费仍然十分拮据。保教人员与难童吃一样饭、住一样房,艰窘之时连薪金也没有。有的保育院不得不办些小型的生产经营项目,在引导儿童“手脑并用”的同时,也争取一定经济收益。
  环境虽然恶劣,经费虽然困窘,但以实行人道救助、服务抗战、着眼国家前途为宗旨的战时儿童保育事业,仍然吸引了无数热血青年(其中绝大多数为女青年)为之奉献青春。有关资料显示,抗战8年先后在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及所属各保育院工作过的人员将近万名。她们有的只比保育生年长几岁,自身还未脱尽稚气;有的虽已成家,但也抛亲别子只身以赴。她们把全部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对战时儿童保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把对家乡对同胞对亲人的无限深爱化为对难童的一片丹心。她们要在战争的危险之中保护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在物质的匮乏之中保障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她们不仅关注孩子们眼前的健康成长,还从抗战建国大业的需要出发着力于孩子们的未来成材。
  战时儿童保育院,名为“保育院”,实际上是在抗日战争艰难条件下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的新型学校。战时儿童保育会制订的《教育实施大纲》提出,保育院要以把保育生培养成抗敌战士、新中国建设者为教育目标,采取保教合一、有教无类、注重实践、因人施教的教育方针,特别提倡发扬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养成集体纪律和劳作习惯,树立独立意识和刻苦作风。保育院为小学学制,但对于学龄前的幼儿和毕业后的少年,也都负责任地作好安排。保育院学生以上课学习为主,也在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接受适当的军事操练,进行活泼的抗日宣传,并且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许多保育院,既是学校,又是工厂、农场,更是亲密和睦的家庭。在那里,孩子们对年长一些的老师称妈妈,对年轻一些的称大姐姐或大哥哥,同学们之间互称兄弟姐妹。这种在患难之中结成的慈爱亲情,是师生们爱国向上精神状态的生动体现,为孩子们健康成长、迅速成材提供了某些在当时环境中难以具备的有利条件。
  诞生于抗战烽火之中的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首创了中国历史上没有先例的战时教育事业。8个年头之中,共在南方诸省、陕甘宁边区、香港以及南洋地区设立24个分会,创办61所儿童保育院,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材。这是国共两党真诚合作的有力产物,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杰出篇章,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创举。为这项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忠勇智慧和青春年华的保育生的“妈妈”们,不愧为无私的战士、伟大的母亲,不愧为教育事业的先锋、妇女运动的英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