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蓉园看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13
第12版(副刊)
专栏:

  蓉园看菊
  席小平
  完全是一种偶然。
  从前并不知晓的。居京许多年,每每有菊展,印象均属春菊、秋菊之类。即便三十年前的那个冬天,首次在北国的呼和浩特有幸观到菊展,所有的菊也是生长在人工构筑的温室里。只是到了长沙,对这寒菊才有真实的感受。
  初到长沙,恰恰是在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故而便有一种极深的印象。尤其对那寒菊,当你一旦有所印象,有所了解,顿然会生出一种敬慕和爱恋之情。
  古人说“江南瑞雪迎金菊”,总以为是文人的艺术渲染,是主体感情的缘故,印象中便感觉有戏说的痕迹。尤其在京城数次见那十万盆秋菊怒放,满城满街的盛景。那气魄,那风姿,那情趣,那使人欲醉且狂的情景,就以为北京的菊才是最多姿,最热烈,最潇洒的菊。
  其实不然。当我静静地融入那片黄昏,走进那座颇气派,尚且和伟人有过密切联系的建筑,踩着脚下渐渐融化的积雪,在那鹅卵石面,间或有方形青石板的小路上,任脚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迹时,完全是一副平静而自然的心态,感觉里全然没有了这隆冬的寒意。偌大一个园林,虽然人迹稀少,却并无孤独的感觉。暮色中,依稀有亭台楼阁流水小桥在身边掠过,依稀看到在那亭台、楼阁、小桥之间有数盆金菊在映现,便依稀觉得这蓉园这长沙的许多历史与故事,许多的人物风景,也仿佛都从这里走过来了。
  好壮观的蓉园,恍若一座城,我不禁为这古园的景色赞叹不已。
  前面是一片湖水,湖边是一丛丛冬眠的丁香,有几只小鸟偶从这里飞起,又平缓地在稍远的地方落下。就在这湖的旁边,有一道篱笆,见里面有灯火又闻人声,我推开柴门走了进去。花畦呈东西走向,很整齐地排列着。走过一段不长的小径,绕过一道围墙,满园高低有序的菊花映入我的眼帘。
  在北京看菊,无论北海、景山,还是陶然亭、颐和园,冬天里均是在加了温的室内,要么四面用玻璃搭起,要么像菜农冬天里的园子,三面垒了土墙,一面却有透明体的专用温室。而眼前的菊分明都在露天里,此时恰逢四九,属一年最寒冷的季节。
  那些菊,裹着一身飞雪,面对苍天,一个个自豪地舒展花瓣,扬起花蕊,似乎在承受这黄昏的孤独,默默地向这寒冷宣战,也仿佛在迎接那明天的曙色与阳光。一阵幽香、温和而清丽的气息扑将过来,我感到,条条花瓣在向我招手,朵朵花头在向我顾盼了。
  好感人的一幕,我忽然觉得,我是被一种逼人的清妍包围了。其雅不让兰,其馨不逊梅,更有一种超尘的高洁骨气,令人起敬,竟觉此花一开,世上即无花可开了。记得许延荣说过:“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瑕。”而这正是我眼中之花精神的绝妙写照了。
  菊,这隆冬里的寒菊,多么具有灵性,多么具有灵性所展示的那种“精神品位”呀!面对黑暗,面对风雪严寒,坦荡洒脱,独独占尽一番风流,留给人们多少缠绵的遐想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