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关注现实主题坚持正确方向 戏剧界专家关注“前话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15
第4版(要闻)
专栏:

  关注现实主题坚持正确方向
  戏剧界专家关注“前话现象”
  据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周志方、赵秀娟)近日,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出的话剧《虎踞钟山》在京城引起轰动后,“前话现象”也引起戏剧界专家的关注,大家认为,戏剧界要从《虎踞钟山》的成功中得到启示,坚持关注现实主题,坚持深入生活,坚持正确创作方向,迎接话剧艺术新的春天。
  前线话剧团自1955年成立以来,共创作演出了大型剧目60余个,《霓虹灯下的哨兵》和《东进序曲》等剧目引起轰动,在全国形成了一次话剧热。毛泽东主席观看《霓虹灯下的哨兵》后对这部作品和话剧艺术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话剧是最能反映现实的艺术。这次《虎踞钟山》在京演出,江泽民主席又给予充分肯定。中国剧协书记处书记霍大寿说:“北方有个‘北京人艺现象’,南方有个‘前话现象’。前线话剧团曾经为中国的话剧事业作出杰出贡献,全国的话剧院团大都排演过‘前话’的戏,这次活动我们又看到了‘前话’的新势头、新气象。”
  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戏剧评论家刘厚生在回顾前线话剧团发展的历史时,感慨地说,沈西梦、张泽易、阮若珊等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不仅开创了前线话剧事业,留下了一批优秀作品,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团队传统和精神财富。正是他们满腔热忱地拥抱时代、拥抱生活、拥抱士兵,为浇灌军旅艺术这棵大树舍得泼洒毕生心血的艺术探索精神与牺牲精神,才有了“前话”人一如既往的艺术视野和严谨的创作作风,才有了《虎踞钟山》等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好作品。
  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徐晓钟把《虎踞钟山》的成功归于前线话剧团长期所形成的“战斗的抒情”艺术风格的延伸和发展。能深入部队生活,高屋建瓴地开掘题材,这是前线话剧团成功的经验,也是值得戏剧界借鉴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