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阿尔巴尼亚 高息集资 引发金融风潮 社会动荡 酿成政治危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15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金融风险典型案例之九

  阿尔巴尼亚
高息集资 引发金融风潮
  社会动荡 酿成政治危机
  钟行
  历时5年的阿尔巴尼亚高息集资10亿美元事件引发的金融危机,最终导致了阿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从1997年初开始,几乎失去一生积蓄的投资者,由最初的示威游行发展到冲击政府机关和执政党办公大楼,抢劫商场,烧毁银行,其间发生多起流血事件。一些城市的示威者还抢夺大量枪支,包围并烧毁了贝里沙总统的官邸,要求政府同意将存款全部归还给投资者。除经济要求外,一些示威者还喊出了“政府下台”的政治口号。
  阿尔巴尼亚的这场政治危机,直接源于近几年遍及阿全国的“金字塔式集资计划”。其运行规则是:用后一批投资者存入的资金,支付给前一批投资者作为投资的利润,以此循环往复。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公司”必须不断提高利润水平。当参加者人数达到饱和点,不再增加时,整个“计划”就开始崩溃。
  这些投资项目承诺给投资者支付的月息高达20%—30%,远远高于同期国家银行的存款利率,这对于平均月薪65美元的阿尔巴尼亚人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据西方金融观察家估计,阿全国共有10亿美元资金投入了这些所谓的投资计划,相当于阿尔巴尼亚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0%。阿每10户人家就有7户参加了投资计划,许多人还同时参加多个投资计划。一些人甚至把土地和房子卖掉进行投资。
  这种投资方式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便难以继续扩张,加之筹集到的资金管理不善,不少公司资金开始紧张,一些投资公司老板携款外逃,另有一些投资公司则纷纷宣告倒闭或宣布停止支付投资者的利息和本金。
  血汗钱化为乌有,广大投资者指责政府监控不力,示威游行和暴力活动逐渐升级。示威者们认为,阿国内高息集资活动能够持续5年之久,集资总额达10亿美元之多,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求得到应有的赔偿。政府虽承诺赔偿部分损失,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足够的储备作为赔偿金。
  “金字塔式集资计划”不仅仅发生在阿尔巴尼亚,德国、罗马尼亚、美国、津巴布韦等国都出现过不同形式的“集资”活动。不同在于,在其他国家里,这种计划不久便告结束,而在阿尔巴尼亚却持续了5年之久。国外的一些评论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投资公司”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因为在1996年5月上届选举期间,一些公司慷慨地赞助了执政的民主党。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阿尔巴尼亚的中央银行发出了警告,政府并未采取有效措施,甚至说这样的计划是安全的。
  阿尔巴尼亚缺乏健全、有效的金融体系也是诱发高息集资产生和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阿尔巴尼亚,大量的金融交易在金融系统以外发生,银行在配置国内金融资源上既无能力又无信誉,社会缺乏良好的金融服务,也就为产生极不规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纵观“金字塔式集资计划”的发展过程,它的手法并不高明,只是利用了人们想迅速发财的心理,用优惠的条件去诱使众多的投资者上当。问题的关键在于,当这些事件开始发生时,政府有关部门没有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制止,使事态不断发展和恶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