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伙伴关系”的潜台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19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伙伴关系”的潜台词
  本报驻美国记者 李云飞
  美国总统克林顿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总统,今天在白宫正式签署美国与波罗的海三国的伙伴关系宪章。这是美国加强与波罗的海三国关系的新的引人注目行动。
  宪章的主要内容是,美国承诺对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道义上和政治上的支持。美国还表明,波罗的海三国在条件成熟时加入北约“有利于欧洲的稳定和北约的战略目标”。根据这个宪章的精神,将成立美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四方“伙伴关系委员会”,由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主持。还将成立若干经济发展的工作小组,类似这些小组的防务小组已经成立。克林顿总统今天还宣布建立1500万美元的波罗的海三国与美国伙伴关系基金。
  宪章中最关键和敏感的部分是,美国将促进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并支持它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此间舆论认为,这表明美国对未来欧洲防务的计划不只限于北约的第一轮东扩。美国所担心的只是怕因此引起俄罗斯的反对。实际上,俄罗斯早已明确表示,北约不能东扩到波罗的海三国。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去年7月、总统叶利钦去年下半年先后两次提出,只要波罗的海三国不加入北约,俄罗斯愿意与北约及西方国家一起为这三国提供“联合安全保障”。
  不仅俄罗斯,美国的北约盟国对波罗的海三国加入也持有很大的保留。它们坚持认为,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不仅要等到它们本身条件成熟的时候,而且还要符合所有盟国的整体战略利益。一位北约官员说得更明确,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关系的改善。
  因此,这个宪章的签署整整谈了一年的时间,宪章关于这三国加入北约的问题,只是表明一种意向,实际上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提出来。舆论认为,这是考虑到有关各方的态度,权衡利弊后的“妥协性产物”。北约去年7月已宣布第一批东扩对象是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第二批东扩要等到1999年,可能的对象是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而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的问题在克林顿和叶利钦的任内不大可能会提上日程。有人指出:“等到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时,北约已经不是它们现在想要加入的那个样子了。”
  美国与波罗的海三国签署伙伴关系宪章一事表明,在美国的心目中,北约东扩是没有止境的。正如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对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所说的:“在这个问题上,美俄两国只能保留不同意见。”但是波罗的海三国毕竟是俄罗斯的近邻,美国不能不顾及俄罗斯的反应。(本报华盛顿1月1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