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强强回故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20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追踪

  沈阳30岁的“老寿星”熊猫强强,因患病于近日送往四川老家疗养;强强的健康状况,一直让众多热心肠牵挂着。
  强强回故乡
  本报记者 冯奎
  1月9日上午,饲养员李文又来到了市动物园熊猫馆。像往常一样,她开始为熊猫馆洒水、消毒。可是今天,偌大的笼舍空荡荡的。强强啥时能再回到沈阳呢?想着想着,她的泪水涌了出来……
  行前的晚餐
  1月8日下午4时,沈阳市桃仙国际机场。熊猫强强趴在为她特制的笼子里一动不动。冯惠芳和同事李文凑过去,半跪下来,端起小盆牛奶、米奶,柔柔地唤着:“强强!强强!再喝一口咱沈阳的牛奶吧,就要回家了,饿坏身子怎么行呢?!”强强的右眼患白内障,所以依然“目无表情”;令人惊奇的是,从它的左眼里突然滚出两颗泪珠。慢慢地,它喝干了小半盆牛奶。这是她返回故里四川之前,在沈阳的最后晚餐。
  强强今年30岁,雌性。专家们说,我国野生熊猫尚有千只,寿命一般在15岁左右,圈养的约有百只,寿命平均在25岁。强强在家族中属于极少见的“老寿星”之一。这几年,它的身体每况愈下,先后患有胃肠功能紊乱、心脏病、白内障导致右眼失明等老年性综合病症。成都市动物园、中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沈阳市动物园、沈阳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紧急磋商,提出了送强强还乡治病的方案。这样,一旦强强稍有不测,则可以利用当地的技术,提取强强的卵细胞,进行人工繁育。
  乐不思蜀22年
  1975年11月24日,强强离开四川省平武县自然保护区,落户沈阳。刚刚7岁的她,正是“南国佳人”,来到北国,没了同伴,没了新鲜的竹叶,没了适宜的气候,强强感到很不适应:耷拉着脑袋,双目无神,茶饭不思。可是在全馆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强强很快就“乐不思蜀”了。
  竹叶远道运来,常常赶不上,小冯和她的师傅老郑就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去找盆竹,请求人家同意剪下竹叶。光吃竹不行,小冯他们就自制削果器,削出片片苹果、萝卜让强强“尝鲜”。节假日,强强负有“接待”任务,保证她“贵体无恙”成了全馆的一等大事。有一个大年三十的晚上,小冯的丈夫不舒服,儿子扁桃体发炎。小冯没办法,只好请邻居把儿子送到医院,自己整夜陪伴强强。同事李文身体不好,她把母亲接到家里为自己熬药,而自己却把一门心思放在强强身上。
  1988年,强强的身体状况开始走下坡路,食欲下降、步伐不稳。专家们会诊后认为,这是衰老期到了。全馆技术人员在兽医院院长徐殿举的带领下,组成攻关小组,历时三四年,研制出专用于熊猫的抗衰老药物处方。强强服药3个月后,左眼视力恢复;28个月后,于1992年4月28日出现明显发情表现。中国动物协会对这项研究取得的成果予以高度评价。
  牵肠挂肚沈阳人
  1995年前的一段时间里,强强是东北地区仅有的一只大熊猫,沈阳人把强强看做是最高贵的客人。强强一天天地衰老下去,使人们牵肠挂肚。
  1月6日上午,上任刚刚两天的两位副市长和分管动物园工作的城建局领导一起,仔细推敲一个一个关节点:强强在空运中如何保温?空中如何实施紧急治疗?
  这么多年来,一包又一包的嫩竹由北方航空公司的班机运达沈阳。这一次,北航领导专门召开会议,为强强及其护送人员开出了特别通行证……
  最近几年,沈阳市动物园把丹顶鹤、大象、东北虎等一批国家珍贵动物的情况,通过媒体不断地报告给社会各界,以此唤起社会热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丹顶鹤家族兴旺、去年大象喜得贵子,都让沈阳市民为之兴奋。今年,强强的身体状况又让很多人心中不安。一些企业自愿出资,赞助熊猫馆人员的科研工作,东北中山中学的师生给熊猫馆的叔叔、阿姨送来鲜花,请求他们再想一些办法。陪伴强强22年的冯惠芳成为当地的新闻人物,人们纷纷打来电话:强强现在还好吗?
强强老矣,尚能饭否?冯奎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