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阅读
  • 0回复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大部开始获得利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10-29
第2版()
专栏: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大部开始获得利润
黑龙江省国营机械谷物农场,今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开始扭转了七年来产量低,成本高,浪费大的局面。初步计算,今年共获利润二百六十余亿元,上交给国家的小麦、大豆达五万九千多吨。
全省二十二个国营农场,除三道岗、义和两个新建场外,其余二十个场共播种了六万九千多公顷土地,大部分作物超过了当地农民的产量,其中省属的十三个场近一万三千公顷小麦,平均每公顷产量一千三百零七公斤。农业部所属六场两万四千多公顷小麦,平均每公顷产量一千二百公斤。曙光、集贤两场五千三百公顷小麦,平均每公顷在一千五百二十公斤以上,超过去年产量一倍还多。
在成本方面普遍都比过去降低了,“九三”农场过去一公顷地的成本都在二百万元上下,今年降低到一百六十万元。曙光农场去年小麦的公斤成本是两千五百元,今年由于提高了产量,每公斤成本已经降低到九百八十元。
过去农场有的在农业上获利了,但畜牧、林业等其他方面又赔钱,总是不能均衡地发展。今年只是省属投入生产的十四个农场中,就有六个农场出现了农、林、牧以及副业生产等各方面有利的新局面。
二十个投入生产的机械农场里,百分之八十五的农场均获得了利润,“九三”农场获利在六十亿元以上,曙光农场仅小麦一项获利即达四十二亿元。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局面的好转,主要由于不断学习苏联经营社会主义农业企业的经验,在苏联专家的直接帮助下,各场已基本上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农业企业的管理秩序,从一九五三年起,各场普遍实行了财务管理和技术管理,加强了生产上的计划性,扭转了过去那种心中无数,生产盲目的情况。
(本报黑龙江记者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