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北京老人牵挂小王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21
第11版(社会周刊·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北京老人牵挂小王磊
  杨雪梅 吕游
  不知读者是否还记得1997年8月22日本版发表的《31名小学生的爱》一文?文章讲述了河南鹤壁市的31名小学生5年来坚持背残疾的小王磊上下学的故事。北京的一位老人看到这篇文章后,寄给小王磊1000元人民币,在没有透露真实姓名的信中,老人希望王磊的父母能用它替孩子买一辆轮椅,减轻那么多好孩子的负担。王磊的父母收到钱及来信,感激万分。他们本想将钱退回去,苦于不知老人的真实姓名,没敢贸然行事。为了不辜负老人的一片诚意,他们按老人的意思买了一辆轮椅。王磊坐着新轮椅到照相馆高高兴兴地照了一张像,寄给了老爷爷。寄信时王磊一家颇费心思,因为他们只知道老人姓王,还有一个不知是否确切的地址:北京市广安门南街60号。还是小王磊聪明,索性在信封上直接写了“王磊收”,落款是“王磊寄”。最近王磊又写了第二封信,将自己的近况向老人作了汇报,这一次他干脆写成“老王磊收”。
  王大爷收到了信没有?王磊的父母和这位素不相识的好心老人联系上了没有?鹤壁市的记者把老人资助小王磊的事告诉了我们,我们决定在北京找一找这位善良的老人。
  1998年1月7日下午,一个雾蒙蒙看不见太阳的冬日,记者几经周折,找到“广安门南街60号”这个地址,发现这里根本不是居民区,而是一幢办公楼,分别出租给台球城、五金商店、旅行社和北京市泵业联合公司。五金商店的一位男同志说,这一片至少有十几个姓王的老头,大家彼此又不熟悉,挨个儿问都未必找得到。又有人讲,说不定老头留的是假地址。我们有些泄气,但实在不忍心放弃。台球城里是不可能有的了,我们随便推开了隔壁北京市泵业联合公司的门。还没等我们把故事叙述完,几位同志就接过话茬儿:“前几天王老头刚收到小孩寄来的照片,坐在轮椅上的。”“要不是小孩寄信来,我们都不知道老大爷还做了这么一件好事。”“王老头这辈子尽干好事,这样的人现在真是不多了。”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我们觉得运气不错,兴奋顿时跃上眉梢。
  从几位师傅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老人名叫王沛林,今年已85岁(1913年1月出生),退休前在北京市物资局工作。现在帮北京市泵业联合公司值夜班,老人住在白纸坊,每天下午四点半骑三轮车来这儿,第二天早晨八点半再骑回去,月工资几百元,加上退休金480元,生活过得还算好。老人身体很硬朗,耳不聋眼不花,在这儿已经干了5年了。老伴十几年前已去世,老人单过,自己做饭;女儿女婿在大兴东方炼油厂工作,一星期过来几次,外孙们也常来陪一陪老人。老人平常闲不住,自己花钱买各种自行车零件,义务为大家修车。这一片的环境卫生,他也一个人全包了。几年前,他家附近的过街天桥修好了,但没有人打扫卫生,老人义务扫了3年。赶上救灾捐资,老人总是毫不犹豫。大家也说不出王大爷有什么特别的大事,只是异口同声说他是一个没得说的好老头。
  说话间已快下午四点,屋里暗了下来。他们叫我们别着急,一般四点过一点儿王大爷就会来。果然四点过五分,就看见一位老人推着三轮车进来。挺和善的样子,也没有80岁人的老态。我们把经过讲了一遍,老人很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也算不了什么,我只是心疼那31个好孩子。”翻来覆去就是这句话。
  王沛林老人是北京本地人,5岁丧母,9岁无父,12岁便独立谋生,什么苦都吃过。参军解放海南岛以后转业到北京市物资局工作,1974年退休。退休后曾返聘在几个企业工作。他说这辈子只知道宁可亏自己也不能亏公家。一个人省吃俭用怎么都能过,钱又不能带走,留着也是留着。现在孩子们都自立了也不指望他什么,除了个人自食其力,唯一的愿望就是尽己之力为社会做一点点事情。况且小事做多了也就成了一种习惯,一来多活动活动对身体好,二来自己心里也舒坦。老人说,看到报道后,原打算在北京帮小王磊买一辆轮椅寄过去,一打听光邮寄费就600元,算一算还是寄钱划算。老人高兴地拿出王磊坐轮椅的照片,向记者夸这孩子以后肯定有出息。
  老人还拿出王磊的信给我们看。王磊在信中讲,买了轮椅后他已很少走路,大部分时间都在轮椅上。现在他已经小学毕业,以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进入鹤壁市一中读初中。新的学校知道他的事情后,特意派人量了尺寸,准备为小王磊做一个专用桌。新的班级的班主任任老师还组织了一个由8名同学组成的“爱心奉献”小组,负责接送王磊上下学。王磊由一个充满温暖的班级转到了又一个乐于助人的班级。鹤壁市电视台听说了这件事,专门采访了王磊及他的同学们。当地一家医院也准备为王磊治病。王沛林老人已和王磊的父母通过电话,想在适当的时候请他们到北京来看病,或者他到河南去看一看他们。为了给小王磊治病,老人又开始省吃俭用往银行存钱。
  王磊在信中还讲,他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羡慕他,觉得这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很多同学都认为做一个像王大爷这样的好人是一种光荣。王磊的父母在给王沛林老人的信中也表示了内心的感激之情,他们说一定会好好教育孩子,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老人的恩情。
  不善言谈的王沛林老人一再告诉记者,他所做的真的不值一提。当我们问他还做过什么好事,他便闭口不说了,他甚至连修自行车、扫过街桥这样的事情都没讲。
  华灯初上,给灰色的天空加了些温暖的色调。街上人来人往,正是下班的高峰时间。冷风如剪。我们看着穿梭而过的人流,想象着在他们之中不定有多少曾默默帮助过别人的好人。85岁的王沛林老人是不是最老的一位呢?
  编辑手记:刊登在去年8月22日本版头条位置的《31名小学生的爱》,是一篇读者来稿。当时,我们不仅感动于31名小学生的行动,更注意到了学生背后的几位班主任老师,正是由于他们的倡导和培育,才使孩子们逐步树立了团结互助的好品质。这样的教育将使孩子们终身受益。现在围绕着这些好孩子和小王磊,又引出了北京老人王沛林的故事,在这位老人身上,我们同样看到了一种动人的光辉。“做一个像王大爷这样的好人是一种光荣”。这种信念深深地刻在了小王磊和他的同学们心中,它也必将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同。(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