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徐崇温辨析 矛盾的多元决定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24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徐崇温辨析
  矛盾的多元决定论
  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在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说马克思主义在辩证法观、历史观上都主张矛盾的多元决定论。这种理论被当做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而在西方学术界中获得相当广泛的声誉。然而,仔细分析起来,却可以发现阿尔都塞的这种矛盾的多元决定论是不科学的。
  首先,它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等量齐观。这种矛盾的多元决定论认为,经济决定着历史进程,但只是归根到底地决定的。这种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一是通过经济、政治、理论等等因素交替起主要作用而实现的;二是并非在一切时候都固定不变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一种可以把作用各方等量齐观的相互决定作用,也不是作用各方轮流坐庄,忽而这个起决定作用、忽而那个起决定作用的相互作用;而是经济表现为“基础”,表现为“决定性作用”,而上层建筑各要素则表现为“反作用”、表现为“影响”,这样才谈得上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最终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
  其次,它并不符合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早在阿尔都塞之前,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著名代表哈贝马斯就提出所谓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的观点。事实并非如此。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在经济方面的作用大大加强,这主要表现在大量国有财产的形成,利用赋税收入去推动经济的发展,从而扩大了国家在规划生产、调节价格、直接干预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作用。但是,所有这一切丝毫不意味着国家已经失却对经济基础的依赖而表现出自主性,乃至反而对经济基础发挥决定作用,而是意味着资本主义垄断组织为了有利于自己的目的而进一步操纵国家机器罢了。
  第三,它不符合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由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只能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起来。因此,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就出现了政治变革先于经济变革这样一种特殊现象。然而,这丝毫不意味着政治已经成了产生社会经济基础的原因了。事实是,这场深刻的经济变革的原因,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先前的发展,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必然要求向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实现这种客观必然性的工具和杠杆,而不是其原因和根源。(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