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各国的年夜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25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各国的年夜饭
  柯宝成 柯戎
  每当新年快要光临的前夕,各国人们都要忙于一个极为重要、非常丰富的吉祥“节目”——大肆采购“年货”、精心制作年夜饭。尽管各地的食品千种百样,制法千奇百巧,吃法五花八门,但都隐藏着共同的祝愿,蕴涵着美好的夙望。这就是,企求在新的一年里,人交好运,国交昌运。
  日本国民在除夕钟声敲响108下之际,各家各户就竞相吃起长面条来。说“竞相”,并非夸饰,确有“竞赛”的味道。据说,这个岛国的人相信,谁家面条长,来年的运气就好。而且,幸运的“长短”与面条的长度成“正比”。原来,在日本,“面长”与“绵长”相谐音。面长不断,预示着好运绵长。于是,日本人制作新年面条时,争用好面,竞制其长,以祝新年。在日本一些地区,有些人还自备黑豆,“暗自吃光”,取“吃掉晦气”、“暗中斗黑”之意,并在年饭时吃光,“以迎光明”。
  当新年光临新加坡之际,千家万户都举家围坐,端出大盆年糕,全家举筷大吃特吃。原来,当地人取“年糕”与“年高”之通,为“年年升高”的祈祷祝福,谁不愿吃饱吃足?
  在菲律宾,每当新年到来时,所有人家都要“举家齐动手,一齐做鸡饭”。该国人民素喜食鸡,久有“无鸡不成宴”之说。最有趣的是,能拈得雄鸡头者,高兴之色形于脸面,民俗谓此将“独占鳌头,报晓人家”;拈得母鸡者,则意味着“多子(蛋)多鸡(机会)”,也会喜形于色。即使是拈得鸡肋者,也会叫道“食之有味,弃之无礼”。最小拈得鸡蛋者,也唱道“圆圆满满”。
  “新年到,吃葡萄,十二粒,刚刚好!”这是西班牙的一首民谣,它真实地记载了当地民众的特别“年饭”。为什么要吃12粒葡萄?据当地祖辈相传:一年是十二个月。一粒代表一个月。葡萄是美好的食物,人们食之,可保月月平安。于是,新年到,西班牙人都吃12粒葡萄,以祈岁岁吉祥,年年顺利。
  新年一到,意大利人个个要大吃蜂蜜汤团,家家户户请客设宴也以此为先为敬。相传,古罗马人就有以此招待贵宾之习。据说,蜂蜜汤团取意“生活富有,圆满,甜蜜”之意。过新年,谁吃得多,谁就幸福多。
  巴西山林中特产一种十分稀有的“金桦果”,国人视之为幸福吉祥的象征。他们平时是舍不得吃的,每到过年,当除夕钟声响毕,成千上万的人倾家而出,高擎火把,轻哼小曲,涌向附近的山林。大家争先恐后地寻找和分享“金桦果”,以这种“特产年货”来互祝来年幸运如意。
  希腊人过新年时,全家围坐一起,烤一个特大面包来分享。这面包里藏有一枚分币,谁吃到它,谁就会生活富有,来年吉祥。
  爱尔兰人的新年食物相当丰富,里面藏着一些小东西,既可兆吉,又可卜凶。如蛋糕中有一枚戒指,象征着要喜结良缘;若是粒纽扣,则代表“学位到手”;若是枚顶针,预示要当老处女;倘为一小布片,可兆示来年贫困。当然,制作者会因人而异来珍藏小物。但食者小心翼翼,颇为前途担心,看来不无道理。
  美国人的新年食物比较起来最为丰富多彩,虽均为吉祥年货,但取意各有不同。如他们吃卷心菜,因其叶像钞票似的,故吃到卷心菜者,来年可多进钞票。如吃得鲱鱼者,就会贪婪地抢吃,越多越好,以此祝愿其财产多得像鲱鱼一样数不过来。如大吃活鱼,则是希望自己和家人像活鱼那样灵活,去驾驭生活,去取得自由和成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