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信息产品汉字显示走向规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25
第11版(科技)
专栏:电脑·通信·网络

  信息产品汉字显示走向规范
  刘浦泉
  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日前宣布,经过半年多的整改,北京市场上销售的电子辞典及笔记本等中文信息技术产品错字缺字问题已有明显改观。
  去年4月,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对北京市场销量较大的快译通、好易通、名人、卡西欧等14个品牌36种不同型号的电子辞典及笔记本类产品的汉字显示中字符集及字形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被检测的产品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品质量及错字缺字等问题,其中2种产品开机无显示,无法进行检测;其余34种不同型号的产品,经检测,所用字符集及字形均不符合我国标准规定,存在严重的缺字、错字等问题,抽查合格率为零。
  几个月来,有关方面按照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的限期整改要求,作出了积极反应。香港权智集团、香港好易通集团、日本夏普株式会社、日本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北京金远见电脑技术有限公司等立即同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了字形转让和着手整改。但是,也有一些公司采取观望态度,对产品质量抽查结果置之不理,电译通、莱思康、信利、科苑、伟易达等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仍在继续投放市场。
  目前,北京市场上销售的电子辞典及笔记本类产品多数来源于香港、台湾和日本。除此之外,人们大量使用的中文收款机、票据打印机、标签机、移动电话、汉字寻呼机、微机、各种中文处理软件等中文信息技术产品也存在缺字、错字、中文简笔不规范等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经营者产品质量法制意识淡薄,有关技术开发人员不了解我国现行的标准。有的产品虽然在国内组装,但技术也来自境外,字符集、字形大都沿用香港和台湾的传统汉字,有的属于自行开发,与现行标准规定汉字不符。
  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所长张振生表示,从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场上已禁止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中文信息技术产品。同时,对送检合格的产品将实行检测合格证制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