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制约美经济扩展的深层次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23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制约美经济扩展的深层次问题
  浙江大学对外经贸学院教授 宋玉华
  我们承认美国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承认美国的“新经济”开始到来,并注重研究它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的周期已经消失。事实上,美国经济形势绝非一片光明,其内在的深层次问题不容忽视,这些问题将成为制约美国经济扩展和周期延续的基本因素。
  一是通货紧缩的危险。美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负面影响已悄悄出现。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固然发挥了抑制通货膨胀、消除巨额财政赤字、走向预算平衡等积极作用,但如果在度的把握上不妥,就有可能走向反面。目前,通货紧缩的潜在危险已逐渐积累。首先是商业银行准备金总额增长率趋于下降。在到1997年1月结束的3年中,准备金增长率为-0.13%,这是有史以来最低的;与此同时,美元的实际有效汇率已经提高,按照美元计算的黄金价格暴跌,这也是银根紧缩的典型征兆。此外,3年来货币扩张的速度大幅度放慢,尤其是对维系经济运转有重要意义的货币“燃料”MI的增长速度从1992年、1993年的14.2%和10.2%下降为1994年、1995年的1.7%和-2.2%,1995年按月度计算的年率几乎都是负增长。货币增长速度大幅度放慢将抽紧经济活动。最近美国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发出警告:“通货紧缩可能与通货膨胀带来一样多的问题。”
  追求平衡预算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也已出现了负效应,它减少了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历来是美国政府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财政部的营业账户(指收入减去除了净利息之外的支出)状况是衡量政府对经济影响程度的最好标准。而这一账户已出现巨额盈余,1996年高达1300亿美元,这表明公共开支已紧缩到相当程度。而从历史上看,自二战以来,财政部预算中的营业收入盈余都是每一次衰退之前出现的。
  二是国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素增加。造成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在于美国金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信用过度问题已逐渐显现。这集中体现在美国公私储蓄和负债的变动趋势上。美国的储蓄率已降至90年代以来平均15.5%,这将制约投资规模。虽然全球资本市场越来越一体化,但它不可能取代一个国家的储蓄与其投资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美国的企业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这种惊人的低水平与储蓄率低有关。为此美国不得不依靠向国外举债,现每年从国外借款大约1500亿美元,美国所欠的外债到1997年底将达1万亿美元。这将从根本上动摇国内金融的稳定性,从而成为经济活动的隐患。一旦外国投资者从美国证券市场抽回资金,对利率的压力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动荡就可能终止经济扩展。美国的家庭储蓄1960年—1983年间占其可支配收入的大约8%,1997年第一季度降为4.8%。与此同时,美国家庭负债情况明显恶化,家庭负债占可支配年收入比重,1996年底上升至89%。过度消费和过度负债的结果是银行呆账、坏账增加和各种破产案猛增,1996年即出现了100多万件破产案。信用过度往往会造成信用危机,从而造成银行困境和金融紧缩。当这些问题大面积出现时,衰退就会接踵而至。
  三是美国经济结构中新的二元结构的形成,将使周期运行出现复杂情况。所谓新的二元结构即不同于通常所说的经济落后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这是在高新技术和产业发展到相当规模的条件下,发达国家经济出现的新的结构性变化。一方面,美国拥有蓬勃发展的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群,如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生物技术和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航天航空业等,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新型服务业,它们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另一方面,美国经济中还拥有一大批代表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产业,这些产业多属资本密集型或资本劳动密集型行业,其经济活动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起伏。而新兴产业则因它们处于成长阶段,发展的周期性尚不明显。美国经济中新的二元结构使周期性衰退不能完全避免,当然,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兴起,这种衰退的程度会有所减轻。
  四是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富差距扩大。美国经济运行中最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是经济较快增长与绝大部分人口收入增长缓慢之间的巨大反差。美国中等家庭的收入仍未恢复到上次衰退前的水平,并且收入不均日益严重,其间低收入阶层的实际工资以年率1.3%的速度减少。这说明美国社会消费力的增长赶不上社会生产力的扩大。收入不能与经济同步增长带来了一系列后果。人们在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的条件下,只得举债消费,因而私人债务增加,同时也断了储蓄的源头,抑制了投资的扩张。而最直接的后果是造成总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能力过剩。尽管著名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对所谓“全球过剩论”进行了驳斥,但现实的情况是,美国生产过剩的现象已经出现。并且这种现象不仅限于一些传统工业,也涉及一些高新技术行业。经济周期的历史表明,生产能力过剩有一个较长的逐步积累过程,但不应无视它的存在。
  事实上,美国的低通胀率固然有多种因素促成,而供求关系的失衡无疑是一个基本条件。如何调整分配关系,刺激需求,不仅警惕通货膨胀重燃,也需关注通货紧缩风险,无疑是美国联储制定货币政策和策略时必须面对的问题。
  总之,笔者对美国经济扩展仍然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但认为美国经济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指出这些问题并不意味着衰退马上就要到来,而是使我们对当前美国经济形势和未来走向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清醒的认识。(附图表)
  注:表中阿拉伯数字为每次经济增长的时间,单位为月。汉字数字是美国战后所经过的十次经济增长期,其中第十次还没有结束。
  第一次:1945年10月—1948年10月;第二次:1949年10月—1953年7月;第三次:1954年5月—1957年8月;第四次:1958年4月—1960年4月;第五次:1961年2月—1969年12月;第六次:1970年11月—1973年11月;第七次:1975年3月—1980年1月;第八次:1980年7月—1981年7月;第九次:1982年11月—1990年6月;第十次:1991年3月至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