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继承传统 勇于创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24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

  继承传统 勇于创新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刘琦
  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京剧演出的期望值也一定变得更高、更严格。京剧的表演艺术要适应二十一世纪就不能不在这样两点上下功夫:一曰求精,二曰求新。也就是既要坚持不懈地继承优秀的京剧艺术遗产,使京剧固有的艺术光彩传之久远;还要勇于创新,使京剧舞台展现推陈出新的时代风貌。当然,这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讲继承的创新没有扎实的根基,不讲创新的一味继承又会使舞台缺乏活力。京剧舞台表演艺术的历史就是不断继承与创新的历史。因而要使京剧适应时代,就要在艺术创新上下功夫,从人物造型到唱念做打都要积极而谨慎地融进一些新的因素,以逐渐取代某些不合时宜的成分。
  近十几年来针对“文革”后京剧人才青黄不接、演出质量滑坡的情况,更多地强调对传统演技和流派艺术的继承。这带有抢救遗产的性质,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应坚持下去,这正是为京剧在二十一世纪的大发展准备条件。然而,在世纪之交,为了保持和加强京剧的艺术魅力,在继承前人艺术遗产的同时,努力创造新的艺术财富和新的风格流派的需要也变得更加迫切了。荀慧生先生曾用“博采众家之长,然后加上自己的变化”来诠释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他的这一艺术经验对于今天的中青年京剧演员应该说也是适用的。而“加上自己的变化”者,正是在艺术上求异求新、展现自身艺术个性之谓也。现在的京剧演员多宗一家一派,在广学博采方面似乎注意得还不够;至于勇敢地站到前辈巨人的肩上的努力就更不多见了。所以现在重温前人成功的经验还是有必要的。如果说谭派、梅派等一系列京剧流派的出现使得二十世纪的京剧舞台大放光彩,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京剧舞台除了展现原有的艺术成果外,更期待着一代新人所创造的新的风格流派去充实和照耀。如果没有新的成功和创造,就没有京剧在二十一世纪的振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