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中亚:五国联合图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25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中亚:五国联合图强
  本报记者 严正 孙勇军
  处在大国激烈争夺漩涡之中的中亚五国感到左右为难,谁也得罪不起。由于中亚国家独立不久,势单力薄,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与俄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国防和社会安全方面对俄还存在某种依赖,中亚地区的共同边境还需俄军守卫,在某些中亚国家还驻有俄军等等。但它们又担心发展与俄合作关系,特别是俄竭力主张的独联体一体化会威胁、损害本国的独立和主权;它们振兴经济需要美欧日等西方国家的投资和技术,另外为了抗衡俄的威胁也需要发展与西方国家以及伊斯兰国家的关系。但它们也担心西方国家要推行其价值观念、社会政治制度,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会破坏中亚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等等。面对来自多方面的外部压力,中亚各国几乎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全方位外交之路,即把对俄关系列为其外交的“优先方面”,又竭力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伊斯兰国家的关系,试图在平衡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实惠和安全保障。
  与此同时,为了“不当任何人的小兄弟、不作任何大国的势力范围”,“捍卫自己的独立与主权”,中亚各国逐步走上了联合自强之路,积极推进中亚国家间的一体化进程,增强自身力量以拓展国际回旋余地。今年初,中亚五国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再次举行首脑会晤,决定五国在双边和多边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相互间联系。五位元首共同发表的联合声明强调了哈吉乌三国于1994年初建立的中亚联盟的重要性,并同意塔入盟,土库曼斯坦虽因宣布“中立”不便参加,但它表示愿为促进相互间的互利行动和参与这些行动的实施而努力。此外,中亚各国还致力于加强与东欧、亚太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参加了众多的地区、次地区间国际组织,如突厥语国家组织、中亚西亚经济合作组织、伊斯兰会议组织、欧安组织等等,力图在国际舞台上左右逢源。
  在振兴民族经济方面,中亚各国大都选择了“石油富国”方针,即借助外国资本和技术,优先发展能源工业,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例如,为了确保“石油富国”方针得以实现,哈总统于去年10月10日任命国家石油公司总裁、前石油部长巴尔金巴耶夫为政府总理,同日发表《告人民书》,宣布哈到2030年将成为世界十大石油输出国之一,在经济上成为“中亚第一虎”。但哈目前多数油井设备损坏严重,亟需资金加以更新。美欧、伊斯兰世界对中亚地区渗透和扩张的目标无意之中迎合了中亚国家振兴民族经济的需要,而两者又给那里增加了新的争端——里海油气开采权之争和输油管线方案之争。
  苏联解体后,里海由原先的苏联、伊朗两个主人一变而为“一海五主”,即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目前五国关于里海的“湖海之争”分歧难弥。根据国际法,如果里海是湖,则属沿岸各国共有,任何开采都应征得其它国家的同意或经共同协商;如果里海是海,各国可开采己方所有的那片水域内的资源。俄伊近海水域油气较少,因而一致主张里海是湖;哈阿近海水域油气丰富,因而主张里海是海;土库曼斯坦举棋不定,立场几变,现倾向于后者。为了解决分歧,俄外长普里马科夫近来提出折衷建议,沿岸各国在距本国海岸线45海里内拥有一切主权,中间剩余的海域由五国共享,该建议同样适用于已经开采和正在准备开采的油气田。由于各国目前尚难断定45海里内是否有油,这一建议已经搁浅,阿塞拜疆明确表示了拒绝。一些西方大公司支持“里海是海”的观点,这样中亚国家将获得里海资源的最大份额,而它们缺乏资金和技术,西方公司可乘机而入。
  至于中亚输油管线之争,实质上是一场控制中亚油气出口权的争夺。长期以来,莫斯科通过控制穿过俄领土的管道,有效地钳制着几个中亚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同时收取大量的过境费。中亚国家对此深感不满,它们普遍主张对原油和天然气出口线路实行多样化,包括绕开俄罗斯而开辟从里海通往欧洲的新路线。有关的西方大国和伊斯兰国家都希望开辟有利于本国及其盟国的输油管线,彼此间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激烈较量。其中,俄极力推崇通往自己黑海沿岸新罗西斯克港的“北线方案”,美欧提出将中亚油气经阿塞拜疆运往黑海再出口欧洲的“西线方案”,还有一个将管道直接延伸到土耳其的地中海岸边的“南线方案”。几大势力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综上所述,大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利益水火不相容。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俄美在这一地区将进行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俄罗斯力图加强中亚国家对俄的向心力,维护其在中亚地区的传统地位;而西方国家则千方百计增强中亚国家对俄的离心力,全力争夺该地区的主导地位。大国利益在中亚犬牙交错,这有利于中亚各国吸引外资、借鉴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增强自身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维护本地区的稳定。但若从长远考虑,中亚亦有可能成为“热点”地区。将长时间处在大国利益交叉点上的中亚国家如何利用大国政策调整之机兴利除弊,求生存、图发展、捍卫国家主权、振兴民族经济,这对它们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当然也是摆在中亚国家面前的一道重大难题。(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