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靠科技展翅高飞——浙江上风集团创业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25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企业风采

  靠科技展翅高飞
  ——浙江上风集团创业之路
  本报记者 李茜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众多乡镇企业,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如何排除困难,战胜对手,继续前进?
  浙江上风集团的回答是:坚定地依靠科技,深入挖掘科技潜力,开拓企业发展的新天地。
  集八所大学的科技优势为我所用
  浙江上风集团是1994年在浙江风机风冷公司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前身是上虞风机厂。这个企业在创立之初,就立志走科技兴厂之路,它选择的第一个产品,就是技术含量高的风机。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正在寻找产品办厂的徐灿根获得一个信息:上海交通大学风冷专家徐世瑶教授经多年的努力,研究成功了一种在国内还是空白的冷却塔专用风机,却找不到一个厂家试制和生产。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上虞风机厂从此诞生。不久,这个厂就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冷却塔专用风机,这种专用风机耗电少、噪声低、效率高,投入市场后立即成了畅销货。工厂从一开始就有了一个立足科技的高起点。后来,他们又先后与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水产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7所高校建立了联系,引进了这些高校的科研成果,推出了一个个的新产品。
  金字塔形的科技人才结构
  一个企业要拥有真正的科技优势,仅仅依靠外来的帮助是不够的,还必须提高全体员工的文化科学素质,增强自身吸收与消化科技成果的能力。上风集团为此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从1980年起,上虞风机厂改革了招工制度,进厂工人必须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上岗前进行系统技术培训,上岗后还要定期进行技术考核,使之成为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这个厂又在省机械厅的支持下,在厂内办了中专班,组织原有的156名工人学习,使他们全部达到中专毕业水平。现在,上风集团公司的人员结构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它的顶端是上海交大几位知名教授组成的技术领导班子,他们兼任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职,中层干部几乎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工人大都具有中专和技校文化水平。
  与国际接轨 走向世界舞台
  科学技术无国界,一个有远见的企业,还必须善于学习国外科技成就。“上风”几乎每年都组织几批科技人员出国学习考察。上风制造出来的许多国内首创的新产品,都是吸收了国外的科技成果,再结合我国的实际,独创性地研制成功的。
  上风集团的目标是成为国际性的企业,与国际接轨。现在它已与德国、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和几个东南亚国家的同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今年,上风集团已着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建立产品组装厂。近几年中,上风集团的出口创汇一直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上风集团1996年实现销售收入5亿多元,利税8000多万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续3年居全国同行业前茅。去年比前年又有更大幅度的增长。这个崛起在美丽的曹娥江畔的乡镇企业,已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一个尖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