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从产品经营走向资本经营——记四川新兴集团公司的企业扩张发展战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25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经营之道

  从产品经营走向资本经营
  ——记四川新兴集团公司的企业扩张发展战略
  吴明
  四川新兴集团公司是四川省的重点乡镇企业,先后荣获省级先进企业、全国先进施工企业、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等称号。1997年,该公司被四川省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列为全省37户、全市22户扩张型企业之一。他们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企业的资产重组和扩张,逐步实现由以产品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向以资本为核心的经营模式转变。
  首先,搞好扩张规划,确定工作目标。公司确定了在资产营运、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的工作目标:即规范建立公司体制,积极探索生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相分离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利用集团公司优势,通过联合、兼并、收购、控股、租赁经营等方式,继续扩大资本规模;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形成规模生产,实现规模效益等等。通过近一年的努力,这些目标绝大部分得到实现,公司的整体营运处于良好状态。
  其次,完善运行机制,加快扩张步伐。集团公司对1992年建立的新兴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规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主体实施了股份制改造。
  公司在1997年启动的扩张项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部扩张,提高技术含量,扩大生产规模;一种是外部扩张,通过联合、兼并,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
  在内部扩张上,公司总投入2亿多元的年产30万台高分辨率彩色显示器技改工程及开发生产586电脑主机项目、年产1000台轻型胶印机项目和年产1万吨彩板型项目都已逐步启动,进展较为顺利。在外部扩张上,公司与国有4130厂联合组建了“成都新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与台商联合组建了“成都美耐皿制品有限公司”、兼并了四川省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他们将对上述公司引入竞争机制,调整发展战略,使之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狠抓技术进步,不断开发新产品。在发展中,公司注重把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相结合,并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去年以来,公司加大力度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一方面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进行产学研联合,另一方面增加技术开发的投入,改善研究和开发条件,增强开发能力,公司技术开发中心的实力正逐步增强,特别是在电子和机械制造方面取得了更为突出的成效。
  公司通过对内抓基础,对外搞扩张,使“成本降低、质量提高、存量盘活、效益增长”四个目标都得以实现。1997年销售收入达到5.4亿元,利润3200多万元,税金2600多万元,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