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智慧资本呼风唤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25
第11版(科技)
专栏:科技杂谈

  智慧资本呼风唤雨
  田溯宁
  20世纪末,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又一次重大的变革。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企业发展,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本概念与会计制度。新的资本形式——智慧资本,已经成为决定新经济时代新型企业生存、发展与竞争的关键。
  智慧资本概念的提出,源于新一代信息科技企业的发展。7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企业是信息科技相关企业,以芯片、储存器、软件与咨询为代表的新兴知识型企业的崛起与发展,代表着新经济最重要的力量,成为企业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成立只有12年的网络设备公司思科(CISCO),1996年的市场价值达253亿美元,超过了工业经济的代表——波音公司;只有18个月历史、规模不到50人的网景公司,上市当日的市场价值达到30亿美元。所有这些,都是智慧资本运作的结果。
  智慧资本是由人力资本与结构性资本两部分构成。人力资本主要由知识与学习知识的能力、技能、发明创造力、完成任务能力等看似抽象但是起决定作用的人力因素构成。结构性资本则表现为:支持人力资本最大化的结构,如企业的所有制、领导力(计划、预算能力)、数据库、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设备结构、品牌、公众形象等等。
  智慧资本的出现使企业的价值不只体现在企业规模的大小,而是越来越体现在拥有智慧资本的数量上,它也成为一种商品,其价值在交易中体现出来。据美国两大证券交易所的统计,在1981年至1993年间,上市公司的市值为公司净资产的4.4倍,而从1973年至1983年间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仅为公司净资产的0.82倍。进入90年代以后,高科技企业的市场价值通常为净资产的10倍至50倍。这说明企业的价值正在与传统会计中有形资本的概念相脱离。智慧资本正在成为企业最大资本与财富的创造者。1996年,美国思科公司斥资48亿美元收购STRA ̄TACOM公司,当时这个价值超过STRATACOM年营业收入的10倍;同年,IBM公司出资35亿美元,收购年收入仅有2.3亿美元的莲花公司,并非购买它的有形资产,而是收购它的智慧资本。
  在这种新经济形势下,衡量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智慧资本,已经成为知识经济下对政府决策者、银行家与投资人最重要的挑战。80年代末期,随着风险投资的成熟与高科技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针对智慧资本的评估,已经建立一系列相应的指标体系,来研究与掌握这种新兴的资本形态。
  目前,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面临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研究这样新型的资本概念,并积极把它应用到新的企业改造与现代化建设中来,有利于我们放开思路、汲取人类科技与经济文明的新成果。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国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家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