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盼实现两岸政治谈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23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纪念江泽民主席对台重要讲话发表三周年

  盼实现两岸政治谈判
  郭平坦
  江泽民主席《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发表近3周年了。3年来的实践证明,江主席八项主张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已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识,台湾民众主张尽早实现两岸政治谈判的人愈来愈多。
  3年来,台湾民众深深感到台湾的稳定和繁荣离不开两岸关系的稳定和改善,因此对江泽民主席提出的政治谈判的建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政治谈判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从而建立良好的两岸关系,才能保证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他们感到江主席的讲话既务实,又充满着诚意。尤其1997年香港回归的过程中,台湾民众更充分体会到祖国政府在统一问题上的诚意和善意。台湾民众看到:祖国政府通过谈判,以平稳过渡实现香港回归,从而避免了激烈动荡;又以“一国两制”保证香港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从而确保了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维护和保障了香港同胞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对去年来的亚洲金融危机,香港充分发挥本身完整的金融制度的灵敏经营机制,加上祖国内地的支持,顶住了冲击,依然保持着亚洲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这又一次证明:“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优越性以及香港和内地合作的重要性。这些无疑增强了台湾民众与祖国大陆通过政治谈判建立稳定两岸关系的信念。
  与此同时,台湾民众从台湾当局的所作所为逐渐看清了谁在阻碍政治谈判,为建立和睦、平稳的两岸关系制造困难。1995年江主席的讲话受到台湾民众的关注和媒体的呼应,台湾当局也表示要作出善意的回应。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领导人发表“六条”意见。海峡两岸本应借这种良好气氛尽快进入结束敌对状态的政治谈判。可是台湾当局领导人不久就跑到美国大肆制造“两个中国”,严重破坏两岸关系,从而使海协、海基会的事务性商谈也被迫停下来。1996年祖国大陆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台湾大财团欲大举进入祖国大陆市场,强烈要求“三通”,举行政治谈判,形成对台湾当局的压力。台湾当局领导人为应付当时选举,于是放话说,一旦他当选,将把海峡两岸政治谈判作为优先考虑。但是,他当选不久竟然来了一个“戒急用忍”,对两岸经贸交流急刹车。1997年中共胜利举行十五大,接着江主席访美,中美双方就坚持“一个中国”和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取得共识。台湾当局感到进行两岸政治谈判的压力愈来愈大,于是多次放风表示愿意举行海峡两岸的政治谈判。但中美会谈结束不久,台湾当局却要“必须先承认两岸分治状态”、“承认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才能谈判。台湾当局领导人甚至说什么“看不到可谈判的政治议题”。台湾当局领导人这种出尔反尔,不顾岛内各界的愿望,一再为两岸政治谈判设置障碍的错误做法,引起台湾民众的严重不满。1997年11月台湾县市长选举,国民党遭到惨败,这实际上是台湾民众对台湾当局领导人3年来“不顾内政,热衷外交”,破坏两岸关系等错误做法的批评和谴责。
  3年来的实践说明,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波折给台湾带来动荡不安。尤其两岸经贸交往迅速发展,祖国大陆成为台湾出口最大顺差地区的现实,使台湾民众充分认识到台湾经济发展必须以祖国大陆为腹地。为此,必须尽快开放“三通”,通过政治谈判建立稳定和睦的两岸关系已成为台湾民众的呼声。近期台湾媒体的调查表明,台湾民众中赞成两岸“三通”、两岸进行政治谈判的超过一半以上,尤其知识阶层企盼两岸早日进行政治谈判的几近2/3。可以说,台湾民众企盼两岸政治谈判早日实现,对此已有积极的思想准备。两岸进行政治谈判的条件已经具备。
  尽早实现两岸政治谈判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是两岸民众的企盼和愿望,国际社会也乐观其成。对在台湾执政的国民党而言,是该下决心的时候了。由于该党领导人几年来的政策错误,尤其大陆政策的错误,国民党愈来愈失去民心,每况愈下。面对今年的“立委”等选举,国民党能否继续保持执政地位,如同台湾媒体所说:“同大陆关系上取得重大进展,可能是国民党继续执政的最后机会。”
  台湾当局领导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应该尽早回应江泽民主席的八项主张,采取实际行动,对两岸政治性谈判表示出应有的诚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