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元旦从九月开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23
第11版(作家文苑)
专栏:浮世珍情

  元旦从九月开始
  毕淑敏
  过年的实质,是地球又绕到某个约定俗成的位置,气候又引起了相似的记忆。一个物是人非的总结性时刻,一个回顾与展望的螺旋形跑道。
  过年有许多特定的东西,小时候是鞭炮和糖,大起来是贺卡和沉思。这两年,每当元旦携带着欢乐的气氛轰鸣着,渐渐迫近的时候,我就记起一件必办的事情。
  开头是漫不经心的。有朋友在一家外企工作,过年时,给我寄来一本厚重簿子,掂在手里,怕有一公斤分量。它精美华贵,每个日期,都奢侈地霸占着半张纸,使你有种被催促的紧张。好像未来的每个日子,白天必得波光诡谲风云迭起,夜晚灯下一一秉笔直书,才能无愧地将如此雅致的空白填满。
  朋友电话里说,送给你。把每天的事记录下来,晚年你可以对着它写回忆录。
  我说,想法固然好,但我多年以前就不写日记了。
  朋友悻悻,说这么好的本子,真是可惜了,明珠投暗。你留着记稿费收支豆腐账吧。
  我说,谢谢,只是稿费哪用得了这么大篇幅,一册田字格作业本可用三年。
  我抚摸着记事簿光滑的咖啡色封面,一种温暖的羊皮感在指纹下滚动。想起勤奋写作才华横溢的女作家马丽华,送她也许会喜欢。
  果然,当马丽华从遥远的西藏来京,拆开我用彩色锡箔精心包扎的记事簿时,叫起来,太好啦,我下牧区采访,正需要一个大本子!
  那一刻,我好高兴,快刀赠与英雄。
  当下一个新年来到的时候,马丽华从拉萨打来电话说,旧本子就要写完了,它那么大,那么好使,记录下来的素材,已是一本新书的雏形。末了问我可有新本供应?
  我连连答道,有哇有哇。你等着,我将用快件给你寄去。
  赶忙同女友联系,索要新年度的记事簿。不料她冷笑道,去年你不感兴趣反唇相讥,今年派送的名单已将你剔除。本子没份了。
  我赶紧陪笑(其实她也看不到,但我想笑容多多,话语也会沁出亲近)说,改日我负荆请罪,只是本子还请速寄为要。
  朋友看我认真,不再开玩笑,正色道,真的以为你不喜欢,新本已经寄完。蓄芳待来年。
  我不依不饶说,你是外企驻中国的一把手,我不信连送个本子的机动权都没有?别替资本家节省,请清仓挖潜。
  朋友说,那簿子是外国公司为客户定做的,市面不出售。本是赠品,并无多余备份,真已山穷水尽。
  我在西藏多年,知道雪山上的期盼,最是绵长。便对朋友说,既是送客户的,也许有人并不使用,只是随手搁置一边。请帮我留心,要是你从什么人那里碰巧找到了,还请速寄来。哪怕过了元旦,我也不在乎。好饭不怕晚。
  朋友愤愤说,让我回收自家的赠品送你,亏你想得出。
  我说,你公司的记事簿受到如此欢迎,该自豪才是啊。
  朋友侠义,没过几天,打电话来,说是搞到了那种记事簿,已寄出。我很高兴,连连谢她,然后是耐心等待。不想从元旦一直等到元宵节,然后几乎到了清明,那本子如迷途的信鸽,放飞后杳无音信。
  我对朋友说,你不会是虚晃一枪,开一空头支票,哄我高兴,然后嫁祸邮政,实际上并未寄出吧?!
  白领丽人的唾沫星子差点从听筒里喷过来,说你写小说得了职业病,处处虚构。那本子是我秘书寄出的,是否让该小姐亲自与你通话,以证明我的清白?
  我懒懒地说,算啦,你的手下人,肯定早和你串通好了。让我相信你,还你清白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再寄出同样的一本。
  到了暮春时节,我终于收到了再次寄出姗姗来迟的记事簿。事情已完成了一半,但怎样把簿子转给马丽华,又伤脑筋。对于邮路,我已心有余悸。马丽华虽想早点得到记事簿,但关山重重万里迢迢,最终也同意开会或是出差我们相遇时,再面交为妥。
  彼此都忙,像马路上两辆面的,奔跑不停。终于得到机会,我自北京,马丽华从西藏,分别启程同赴新疆。在乌鲁木齐,当我把记事簿郑重交到马丽华手中时,已是这一年的8月底。
  马丽华遗憾地说,只能从这本子的后半部分记起,前面那许多空白怎么办呢?
  我说,别人都从元旦启用,你干脆自9月1日开始,形成一轮新的纪年。以后,只要那位朋友还在,我就会源源不断地给你供应这种本子。我相信必有无数灵感的念头,从你智慧的大脑飞出,栖息驻扎在它的纸页里,经过你的手,化为永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