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苍岩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23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

  苍岩山
  李银祥
  枫叶渐红的日子里,途经冀晋咽喉———井陉,慕名前往太行明珠苍岩山一游,很是值得,如啖美食,令人回味无穷。这山,这树,这崖,这桥,这寺,无愧于“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美誉。
  太行多裸岩无木,苍岩却迥然有异,林木苍翠,风甜草香。身临其境,如沐薰风,令人神清气爽。而在林林总总的草木间,白檀与松柏,又给每个游人以强烈的震撼。
  檀树因其质材之佳,素得美名。文人佳士常将美男子称做“檀郎”,将相貌姣好称做“檀栾”。苍岩白檀当属檀中上品。白檀在太行地区罕见,大江南北也属稀有,何以在苍岩成片生长,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专家考证也未见果。
  更奇的是苍岩白檀似无皮,躯干多裂开中空,仿佛生命已处飘渺垂危之际,若抬头细察,却是叶翠欲滴、茂密旺盛的蓬勃之象。问导游,白檀皮去心死,何以根深叶茂。导游没有正面回答,说,太行多穷山恶山,旱害尤甚,苍岩也概莫能外,只有生命存在才有意义,牺牲一点皮肉又何足挂齿呢?导游又肃然起敬道:“白檀,神树啊!”他手一指说:“你们瞧,她的根!”只见其健硕粗根顽强地深入沙石岩层,似人工扌契入的木桩一般,如此艰难困苦,却依旧肌肉饱满生机无限。
  在这岩石间居然能生存出生命来,生存出如此旺盛不息的生命来,难道不是一个奇迹!
  有棵称做“鸳鸯树”的白檀,游客经过都喜与之合照留念。其树干经年已毁灭无存,但不死的生命又从根部钻出两棵白檀来,至今手臂粗细的两根干枝互相依偎互相缠绵,轻风拂过,摇摇曳曳,阵阵叶片的碎语,如绵绵情话,让人感慨良久,轻足而过,惟恐惊了这生命的礼赞图。
  苍岩柏树也令人叫绝,在凌空的崖顶岩石中,始终葱葱郁郁地在风中翩跹。经年累月的电闪雷鸣、旱魔淫威,曾毁灭了无数的自然造化物,却未曾使她们有丝毫的退缩与害怕。尽管命运将她们安排在没有水没有泥只有饥渴只有孤独的环境里,但生命的信念是如此强烈地占据了她们的整个心灵,在岁月的长河里,不管是严冬霜雪朔风,还是夏日骄阳煎熬,她们始终笑迎日出日落,利用每一滴营养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飞桥是苍岩山最壮丽的景色。试想在对峙而立的两山绝壁间用石块砌起三座并列的拱桥来,以现代人力也并非易事,何况是一千三四百年前的隋朝;何况是这远离市区的深山里。并不止于此,桥上还建一大殿,取名福兴寺,乃中国三大悬空寺之一。
  许多人都知道,河北赵州安济大石桥,是世界上建造最早、跨度最大的单孔弧形敞肩拱石桥,为隋朝石匠李春所建。但据专家考证,苍岩石桥竟稍早于这赵州桥呢!
  在前无古人的情况下,建起一座飞桥来,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了。因此有了如来佛相助、鲁班献绝艺、八仙悬空传石、十八罗汉托拱券等美妙传说。但传说毕竟是传说。现实的难题仍需要那些隋朝先人们去解决。一种创建一项举世伟业的信念在他们心中灿烂地开起花来,激发起他们无穷的智慧和灵感,鼓舞起他们征服天堑绝壁的顽强斗志。他们砍来一捆又一捆木柴,填啊填满这崖沟,再浇上一担又一担的水,坚硬的冰台建成了。在这冰台上,他们施展出匠人的绝艺,构拱券、砌石块、嵌石缝……
  出了汗、流了血,在先人们的欢呼声中一座飞桥架在了悬壁之间。太行便多了个气势宏大令后人叹为观止的景象———“桥殿飞虹”。
  南阳公主自唾弃宫廷生活出家为尼起,至魂飞西天,在苍岩山孤灯约六十年。
  公主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皇家金枝玉叶过惯了奢糜的生活,若没有潜心向佛的念头,即便是一时之气跑进佛门,终也会耐不了寂寞吃不了苦而半途而废,但南阳公主没有。自从到了苍岩山起,要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建起一个佛国的梦想,是如此刻骨铭心地进入她的内心深处。但要圆这个梦又谈何容易。父亲恨其出家早断了财路;兵荒马乱,人力又有限;更要命的是悬崖峭壁,要开辟出一条路来尚且不易,更何况建寺修庙!
  南阳公主,一个坚强的弱女子,脚踏实地朝着梦想迈步。她遍采草药,疗济众生,以此为契机,向村民们谆谆宣扬佛理,开始化缘积资修建楼阁寺庙的艰苦巨业。
  不知采药踏遍了多少个山头,不知化缘经过了多少人家,一文钱一文钱地积累,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地克服。就是在这弱女子的主持下,悬崖上的石径辟出来了,险峰上的阁楼建起来了,绝壁上的飞桥架起来了。
  终于,南阳公主一生的心血凝结成了苍岩山的佛国,由一个女子构建的一片美丽佛国。
  刊头设计:刘崇
  苍岩山桥殿飞虹(写生) 罗雪村(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