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三道石碑拒“钓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1-23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三道石碑拒“钓公”
  侯文学
  走进湖北省天门市杨花台村,从村口到养鱼池的一路,人们会见到三道大石碑:第一道,立在进村的公路口,上书“钓鱼止步”;第二道,立在距鱼池六百米处,上书“钓鱼可耻”;第三道,立在第一口鱼池岸边,上书“违约钓鱼必报”。
  杨花台村何以立此三道石碑?原来,自一九八六年以来,该村先后开挖成一百三十多亩精养鱼池,一个承包十亩左右水面的农户年收入可达七千元至一万元,集体也可收入承包费四万余元。然而,每逢夏秋时节的节假日,城里的大小“公仆”们便手持钓竿,接踵而至。村干部不仅要笑脸相迎,而且要为他们接风洗尘,保证“钓公”们酒足饭饱之后,满载鲜鱼而归。这样一来,每年要开支三四万元招待费,承包收入便所剩无几。为此,村里曾采取多种方式拒钓,但难以奏效。一九九五年四月,根据群众举报,市纪委对钓鱼者作了补交鱼款和罚款处理,并就此事通报全市,但稍事好转后又旧病复发。于是,村支书便发动群众商量对策,于一九九七年三月立了三道石碑。自此,“钓公”们方才望而却步。
  三道石碑拒“钓公”这件事,发人深思。腐败现象是一种顽症。对“公仆”钓鱼的问题,杨花台村开始采取了一些对策收效甚微,市纪委罚款、发通报也未能止住,足以说明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然而,也不是无药可治,从杨花台村拒钓的过程可以看出,采取有理有力有节、“先礼后兵”的斗争策略,最终收到了实效,足以证明群众是反腐败的中坚力量。惯于搞不正之风的人,最怕见到阳光,而曝光则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三块石碑中,“违约钓鱼必报”这块石碑,起了关键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