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阅读
  • 0回复

无岗、下岗与上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01
第4版(地方新闻·视点)
专栏:视点

  无岗、下岗与上岗
  本报记者 王义堂
  岗位,是我们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奉献力量的舞台。谁都希望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岗位。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新问题。近日,记者在京走访了在这个问题上有着特殊经历的几位朋友。他们为自己创造岗位、寻找岗位的实践和体会,或许会对我们有点启迪。
  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在首都一些大学的讲台上,他给建材方面的专家、学者、教授讲课,居然博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谈起他的公司,他是那样的自信:“首都95%大饭店用的是我们的防水材料,二环、三环、地铁、西站防水工程,用的都是我们的防水材料。”
  谈起他的市场,他的产品质量,他更是眉飞色舞:“用户提前半年缴款,排队等货。生产规模扩大了几次,产品仍是供不应求。”
  谈到上岗下岗,他自有一番高论:“进城农民原本在城里并没有自己的岗位,党的方针政策给了他们机遇,他们就在城里找到了或为自己创造了新的岗位,也为城里人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我们企业的200多名职工中,就有不少城里的下岗职工。”
  他的学识,他的气质,他的风度,完全称得上一个现代企业家。谁能想得到十多年前他还是一位农民,一位来自穷山沟的残疾农民?
  他叫潘永斌,出生在山西省临猗县一个三面是沟一面是坡的小山村。他在上高中的时候,假期帮大人喂牲口,牛棚倒塌砸断了他的一条腿。虽说是工伤,但生产队拿不出足够的钱给他治病,只能穷对付,落下了终身残疾。
  1984年,22岁的他拖着一条病腿在北京开始了创业生涯。学生时代的事故,使他的一条腿永远站不直了。但生性倔强的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要堂堂正正站在人世。从开始推销建材,他就立志要办一个建材厂。他处处留心,向建筑工人、技术员、工程师学习,向书本学习,火车上、汽车上、澡堂昏暗的灯光下,都有他刻苦攻读的身影。至于那些对建筑材料学有所长的人,早就被他记在心里,成了他后来办厂的技术骨干或技术顾问。
  经过十数年的奋斗,他创办的东方建材厂和其它几个企业,一步一步发展成一个年产值达数千万元的集团。潘永斌在北京有了自己的住房,自己的轿车,特别是按照北京市的有关规定,有关部门正在为他和妻子、孩子办理北京户口。他们一家都将成为北京市民。因为他们为北京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应该是优秀的北京市民。
  他为自己,也为郊区农民、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创造了就业机会。
  寻找最能施展才能的岗位
  在首都北三环中路边上,有一块“九阳时代广告公司”的招牌。公司的老板,是位28岁的姑娘,叫周月苗。
  周月苗1991年从北京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政府某局担任会计,干了一年多。她对这个工作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太清闲了。每个月就是发工资那两天忙一阵。平时上了班,就是打扫办公室,喝茶,看报,聊天。实在耐不住了,便自己要求调到一家集体企业,仍是搞财务工作,干了半年,还是觉得闲,有劲使不出。于是,她决心办自己的公司,实实在在干一场。
  创业是艰难的,创业之初难上加难。谈起当时的情形,她轻轻一笑:“那段日子,每天都是夜里12点以后睡觉,早上6点多起床,一天两顿饭,多是开水方便面。苦也不觉得,累也不觉得,只知道浑身有用不完的劲儿。”
  时间过了一年半,今日的九阳时代广告公司,规模、设备、技术力量在首都众多的广告公司中都令人刮目相看。
  女经理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她动员大学毕业的妹妹辞去了机关工作,来到公司就业。她周围聚集着几十号年轻人,大家干得开心,也很惬意。
  女经理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她现在思谋的是公司新的经营项目,是比同行们高出一筹的发展规划。她说:“凭九阳的信誉和技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是可以的,缓慢地发展也能做到,但我们不会满足现状。我们就是要试一试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
  观念转变岗位多
  与周月苗经历相似的北京新雅购物中心总经理李艳红,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的书法才能被发现,调到政府部门工作,但她更羡慕商海的弄潮儿,几经周折,闯进了市场经济的大海。当我们同她谈起上岗、下岗、再就业问题时,她说:“关键是要转变择业观念,观念不变,大家都往一条路上挤,只会越挤越窄;观念变了,就业、再就业的路就显得非常宽广。现在一些大学生,毕业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在家闲呆着。不是没事干,也不是他们干不了,而是旧的择业观在作怪。他们首选的是党政机关,其次是国有大企业。小企业看不起,街道工厂、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统统不考虑。在党政机关已经超编,需要精简,国有大企业也要减员增效的情况下,他们就只好待业了。至于下岗职工要往企事业单位挤,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找市长更得找市场
  采访之中,我们在北京碰到了南风集团董事会秘书、市场部主任朱奇立,他以“市场观念”来谈论上岗下岗问题: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施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观念需要转变。这就是市民不能光靠政府。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有的领导和部分市民的认识上有误区。有的领导认为,对下岗的职工市政府就该全部包起来;部分市民也认为,下了岗,就必须找市长。实际上,光靠政府是难以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的。
  不久前,一位大公司的总经理讲了这样一件事。某市一位副市长给他打电话,要求他们公司安排20名中专毕业生。总经理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婉言拒绝。副市长动了火:“这是政治任务!”总经理也不示弱:“我们企业只接受生产任务,不接受这类政治任务。”副市长只好收回成命。我认为市政府、市长必须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理应千方百计解决市民的就业、再就业问题。但毫无疑问,政府解决市民的就业再就业问题,主要渠道是工商企业。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并不难做到,只要政府部门下个文件,将招工指标往下一分就行了。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党的十五大已明确规定“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之后,这样做就越来越困难了。一方面是市民要求市长、市政府解决,一方面是市长、市政府在尽力解决,但却越来越缺乏直接手段。面对困境,市民不仅要找市长,更应该将眼光转向市场,靠市场来拓宽就业门路,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编者按
  农村改革,从土地上解放出大批的劳动力;城市改革,从工商企业解放出大批的劳动力,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富余劳力哪里去,下岗职工咋安置?这是一个关系千千万万人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政府要管,企业要管,同时也有一个转变择业观念的问题。
  本期“视点”选择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作为议题,派记者在京沪两地进行了采访,所谈观点未必成熟,意在引起关注,推动有关方面,更有成效地解决再就业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