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第一生产力”的实现者——新疆农科院科技兴农速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0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第一生产力”的实现者
  ——新疆农科院科技兴农速写
  本报记者 祝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小平同志的一个著名论断。
  第一生产力,是科技“着陆”之后才能实现的,这是事物转化的规律。
  新疆农科院抓住“着陆”不放松,从名不见经传,到“八五”在全国1220个农业科研所综合能力评估中,有6个研究所进入“百强”,实现了“惊人的一跳”。
  “金山、银山,不如农科院这靠山”
  新疆占全国面积1/6,由于一度笃信广种薄收,“刀耕火种”(种闯田)沿袭到60年代,造成70年代吃粮靠调进的尴尬局面。江南的稻菽,迢迢万里进疆,“豆腐盘成肉价钱”,运费超过了粮价。面对这种窘境,农科院受命农业攻关,赢得了两个转变:变听任大自然摆布,为人定胜天的耕耘;变吃苦耐劳的汗水浇灌,为依靠科技的智力开发。前者,减少了粮食的调入量,后者,实现了粮食从调入到调出的历史性大转折。
  新疆农科院的科技人员,风尘千万里,埋头苦干十余年,不辱使命,闯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中低产田综合治理、近千万亩高产技术开发、400多万亩吨粮田建设……一步一个辉煌。新疆粮食连续19年,年年告捷。1978年到1996年,粮食单产从107公斤,猛增到318公斤;总产从370万吨,猛增到780万吨。
  粮食的连续增产丰收,使种植面积从3600万亩降至2400万亩,腾出1000多万亩土地,促进改种棉花和瓜果等,调整了种植业结构,促进了新疆大农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新疆的棉花,不仅一跃成为新疆的经济支柱产业,还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产棉大区,总产约占全国1/3。把棉花生产推到极至的,也是得益于农科院的科技攻关。
  更为可喜的是,农科院的科技人员,把科技渐渐植根于农民心中。记者在喀什地区采访,当人们赞扬粮棉丰收像金山、银山时,澳达力克乡的阿不来提·沙吾提说出了一句令人惊讶不已的认识:“金山、银山,不如农科院这靠山。”
  “千好、万好,扎根农村才真好”
  新疆农科院在用“第一生产力”武装“第一线”的农民方面,下活了三步棋:一是将自育和引进的75个优良品种和10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机具,组装配套推广,使科技成果应用率由过去的30%提高到70%以上;二是现场培训基层技术员和骨干110多万人次,较好地实现了科技知识的“嫁接”;三是建设好科技示范点,有粮食点、棉花点、园艺点、农牧结合点等,实现了典型示范。
  棋要人下,子得人摆。谋局、谋势、谋子,都得亲临其“境”。新疆农科院的科技人员,不当书斋学者,走出高楼深院,以广阔天地为实验室,活跃在田间地头。记者采访时,新疆农民是这样向你介绍农科院的专家的:远看像个打工的,近看像个种地的,一问才知道是农科院的。
  植棉专家娄春恒,在维族人口几乎100%的喀什农村,一“蹲”就是30年,学会了一口流利的维语。他引进普及了良种、地膜技术、矮密早栽培技术和化调技术,使全地区的棉花单产从十几公斤提高到80多公斤,莎车一跃成为新疆历史上第一个全国年产百万担棉的大县,他参与的“喀什十县(市)棉花大面积丰收”项目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维吾尔族农民称他为“植棉大王”。
  被誉为“西部瓜王”的女科学家吴明珠,扎根哈密瓜和西瓜种植区,潜心研究40余年,在世界上首先转育成功杂交率100%的优质自交系哈密瓜,推出红心脆等17个甜瓜、西瓜品种,成为新疆甜瓜品种改良的创始人和奠基人,获国家、省部科技进步奖十几项,是国内甜瓜、西瓜界著名专家。还有被称作“玉米大王”的李维鼎,主持培育的新玉7号,高产纪录为1300公斤。被称作“甜菜大王”的刘正,主持培育的新甜6号,高产纪录为7吨,含糖高达17%。
  农科院每年有300多名科技人员,占科研一线人员的75%以上,6至8个月蹲在农村,最远到距离2000多公里的和田,有的一“蹲”就10年、20年、30年。科技人员的足迹,遍布新疆14个地州的70多个县市,开展科技兴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20多个,直接的科技服务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0%左右,仅近3年完成的400多万亩吨粮田、200多万亩双百斤皮棉的工程,创经济效益达31亿元。
  谈起新疆农科院,赞美之词是众口一声。和田地委书记杨肇季说:“好箭、好箭,光赞叹不行,得射出去;靠科技、靠科技,只停留在嘴上不行,得把它交到群众手上。新疆农科院,千好、万好,扎根农村这一条才是真好。”
  “这样、那样,抓出成果算好样”
  新疆农科院“七五”以来一步一层天,步步攀高峰,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放下学院“派头”,贴正农字“标签”,增多身上的“土气”,争做农民的朋友。
  科技体制改革以来,新疆农科院立足新疆实际,围绕粮、棉、糖、瓜果等优势产业,选择重大关键技术,组织科技攻关。为了攻关的成效,以4个调整为保障体系,即:科学研究从单纯的计划型研究向科研推广型调整;从只重视产中研究向产前、产后研究延伸调整;从单项技术推广向组装配套技术开发调整;从少数基点示范向面向全疆服务调整。
  农科院长何宏应是一位务实的科学家,他在给记者介绍情况时强调,农科院的科技人员,不仅是眼睛要盯住农业,关键是心里要装着农民,双脚要踏在农田,双手要摆弄农作物。这样才能获得真知灼见。农科院的作法是,职称、待遇、住房,向科技兴农一线倾斜,用激励机制,营造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和氛围。农业的科技成果,是来自风吹日晒、泥里雨里、千万里“追寻”的结果。所以,何宏应说:“这样、那样,不看你说得怎么样,手里出成果才算好样。”
  干着今天,开发着明天,筹划着后天,似乎成了科技开发的规律性认识。现在,农科院手头有了亩产1045公斤的和田市为吨粮县市的典型和吨半的示范田;有了亩产双百斤皮棉的6个县的典型和亩产200公斤皮棉的示范田。以此为基础,在新疆建设3个总产百万担皮棉的县和4个吨粮县,已不是虚妄之言。新疆农科院正朝着这样的新目标,以科学的态度,扎扎实实的工作精神,继续充当“第一生产力”实现者的急先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