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我就是那个黄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06
第10版(舞台屏幕)
专栏:艺苑撷英

  我就是那个黄宏
  黄宏
  我这人天生长得老相,属于“乍看不怎么年轻,越看越不如乍看”那种类型。刚三十出头,一笑,俩眼角儿鱼尾纹刀刻似的;一扬眉毛,满脑瓜门儿垄沟垄台。小孩儿们见了我,竟有喊我“黄爷爷”的!
  一次参加宴会,我对面坐着一位女士,很热情,很活跃。
  “哇,你比台上年轻多了!”她认出了我,一脸的惊诧。打量一阵,又接上一句:“看上去,黄先生最多不过五十岁。再多的话,只多一点点、一点点……”
  听她的声音比她的岁数至少打了五折,我赶紧以“小姐”相称。自己不想装嫩,也不敢冒充长者,顺势开玩笑说:“要我猜,小姐可能是《夕阳红》专栏的记者。”
  提拔我的岁数,不光因为我长得老相,也在于我演的角色中年以上居多。演员在电视台上镜之前,都要经过化妆师这道工序。每次往凳子上一坐,我心里就不平衡,对别人是怎么漂亮怎么描,对我是怎么老帮怎么抹,用的底色都是最重的。所以,屏幕上出现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您想,工笔画能和漫画相比吗!给观众留下了“老”的印象,卸了妆下了台也抹不掉。这我不在乎,反正活一年只长一岁,任凭人家怎么猜、怎么看,自然法则是改不了的。
  不在乎归不在乎,实话说也有叫我上心的地方。戏剧演员定型在一个“老”字儿上,戏路子就窄了!瞧人家赵丹在世的时候,扮演十八九岁的聂耳,扮演五十来岁的林则徐,塑造的形象一个是一个,个顶个堪称经典。我虽没有高攀大师的雄心,却不能原地踏步,更不能往回抽抽,总得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才对。
  前不久收到一封观众来信,从吉林寄给我的。一看,可真叫我不能不在乎了!跟“哇,你比台上年轻多了”之类的闲嗑儿比起来,这封信锥子似的尖锐,秤砣似的实沉,决非轻飘飘一句笑谈就能答对过去,也不是单纯提高艺术修养便可以“自我感觉良好”的。
  写信人是个退伍的老兵。他在老铁山服役那阵,曾赶上军区曲艺队来哨所慰问。演出时他正值勤,离不开岗位。原以为看不上了,没料想全队十名演员为他一个人补演了一场。他在信上写道:当时有个说山东快书的小黄宏,不知是不是你,如果是你,变化可太大了。接着他提出一个问题:你要真是当年那个小黄宏,如今成了大明星,还能不能再给一个因公漏看的战士补演专场?当然,如果不是你,我也就不提了,就算是我给一个明星写一封平常的信吧。
  十名演员为一个战士演出,确有其事!耸立在辽东半岛之滨、饱听天风海涛的老铁山可以作证。在这以前,朱光斗老师领着我们曲艺队,先已去过白山黑水和内蒙古草原。全队的目标是演遍东三省的千里边海防线,不落一个连队,不落一个战士……
  时过近二十年,那一次远行,难道被我淡忘了吗?非常非常感谢,远方的战友来信提醒,不,不光是提醒,更贵在警戒!当年那个说山东快书的无名小卒,如今是不缺所谓的“知名度”了,可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文艺战士,要是缺了为兵服务的真心实意,“知名度”又值什么?我常自己对自己叨咕,黄宏啊,黄宏,人说你长相老,没关系;人说你演技欠火候,努力提高就是了。但你必须清醒!鲁迅先生有云:“一阔脸就变。”你可要留神,当演员的一旦名气大了,荣誉多了,是很可能发生异化的!
  我给那位退伍老兵寄去一张签了名的照片。回信告诉他,我就是那个黄宏,我刚从与香港一水之隔的万山群岛演出回来,驻岛连队的炊事班为做夜餐没看上节目,我在饭堂给他们加演了一个小品。可这次的观众不是一个战士,而是两个。我希望自己永远不变,不仅是那颗为兵服务的心,也包括那张不算青春的脸。(附图片)
  黄宏与宋丹丹表演的小品《回家》剧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