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共和国第一代女司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0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无悔人生

  牛年岁末,记者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去新疆汽车修配厂采访共和国第一代女司机。原想通过剖析个人的命运,来透视人生。没想到这60人“抱团”那么紧,她们坚持要写就写这个群体。
  共和国第一代女司机
  本报记者 祝谦
  1950年,鸭绿江畔烽烟突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掀起了一个保家卫国的热潮。中央决定在华东地区招收一定数量的女学生入伍,校园里一片沸腾,热血青年,纷纷立誓言、写血书,决心赴朝抗敌,报效祖国。
  王贤出生书香世家,从小爱唱歌,是南京育群女中高中部的文艺活跃分子,已被上海复旦大学声乐系录取,只待面试。张静父亲已故,兄长在外,她是母亲身边的独女。她和伙伴们都是偷偷报名参的军。谢军是年级的团支部书记,郭凡的姨夫是党的地下工作者,两人分别成为一、二区队的队长。赵淑坤说,她们这批人有3个特点:穿旗袍的富家小姐、大多不满18岁、任性的“小公主”。
  10月25日,这批接到入伍通知书的女兵,有100余名,最小的只有15岁。由于普遍不满18岁,不符合参军条件,尽管她们第一志愿是空军、第二志愿是海军、第三志愿是炮兵,但却都被分配到未填写的“第四志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汽车学校。
  这批特殊的女兵,学的是全新的课程:讲马列、看《白毛女》、打背包、搞操练、学驾驶技术。在建国初期的解放军部队,她们算是“大知识分子”了。
  女兵们抓紧学本领,翘首以盼赴朝参战。谁知,东进令变成了西行曲:进军新疆。
  6月5日,70名女司机,分成两个区队,由谢军、郭凡带领着,从繁华的大上海西进。当年,火车只通到西安,后改乘大卡车。卡车还得拉货,女战士坐在货垛上,憋屈着不说,还颠得翻肠倒肚。走了近24天,到达乌鲁木齐,编入军区后勤部的运输部。
  当年的乌鲁木齐,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晴天是“扬灰”路,雨天是“水泥”路,冬天是“玻璃”路。尤其是数九隆冬,气温零下30多摄氏度,这些江南姑娘谁见过?爬到车下用喷灯烤车底壳,汽车发动了,女司机却冻昏了。修车吹输油管时,舌尖冻在油管上拔不下。揭引擎盖、扶保险杠,手掌“沾”上拿不掉。吃的是高粱米,啃的是窝窝头,用的是“炮弹”肥皂,脚上穿的是大毡筒。
  但是,她们个个心比天高,志比钢强。吴俊康患了病,组织决定让她转回南京某部。她哭着恳求:那不是让我当革命的逃兵吗?我不走,我不当逃兵!张振武到北京参加全国公路运输系统演出,节目荣获二等奖,全总“挖”人才,动员她留在北京,张振武流泪谢绝了,说的还是那句话:我不当逃兵!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70名“女知识分子”大多转业到了十月汽车修配厂,有的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的进了党政机关。
  尽管70名女兵的经历各有不同,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都被“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紧箍咒”箍着。有的下放务农,有的调岗打工。淘大粪、赶牛车、种庄稼;当牛娃、干马倌、做牧女。但是,这些女兵,“衣带渐宽终不悔”,她们认定自己选择的道路没有错,无论什么环境,都没有灰心泄气。这是她们聚首时最感自豪的事。
  记者问及她们历尽的坎坷时,几乎众口一词:旧社会,我们的家庭生活虽然优裕,但国家积弱积贫。今天,我们的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裕了,这才是国民的最大幸福。
  沧桑变换,第一代女司机已经变成了“白发一族”。6人仙逝,36人留在新疆,28人随丈夫、跟子女,天南地北地在全国的8个省市和海外。但是,健在的64人,“同心结”越系越紧。在新疆的36人,常聚首,“比亲姊妹还亲”。(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