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坚定的政治方向——“邓小平理论风格”系列谈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0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坚定的政治方向
  ——“邓小平理论风格”系列谈之三
  邵景均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组织,“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党在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具有明确的无产阶级的政治导向性。这一理论在各种复杂环境中,为党清晰而正确地指明政治方向,引导着党不断地走向胜利。改革开放近20年来的发展实践,突出地表现了邓小平理论的这一显著风格。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文化大革命”把这个根本的方向问题搞得混乱不堪。从“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到“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几乎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到了崩溃的边缘。是邓小平,勇敢地站出来,带领全党针锋相对地批判“两个凡是”,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与此同时,邓小平拨开了笼罩在社会主义上的种种迷雾,明确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私有化、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人民民主专政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背离马克思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就这样,邓小平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的统一上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讲清楚了,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向。
  “指明”方向是重要的,在实践中不偏离正确方向则更重要。这就需要正确路线作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是抽象的,而是体现在具体实践中,以正确的路线为自己开辟道路。邓小平理论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它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只有坚持这条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它确立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基本路线。在现阶段,坚持这条政治路线,就是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确立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路线。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只有“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把干部队伍建设好,才能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好。它确立了“领导就是服务”的领导路线。邓小平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求领导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合格的“人民的公仆”。
  邓小平理论具有大无畏的坚定的原则性,在涉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包括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对外政策等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以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邓小平多次告诫全党,不管遇到什么风波,都要一心一意地搞经济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钢铁般的意志,有力地激发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毛泽东时代就确立起来的政治箴言。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它又突出地体现在邓小平理论之中。它警示我们,作为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要“讲政治”,绝不要“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