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三个“?”问得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1
第10版(社会周刊·读者来信)
专栏:读者论坛

  三个“?”问得好
  山东滨州市 李群生
  报载:去年12月底,山东聊城地委书记张敬涛在各县市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信访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问:假如上访群众是我们的父母姐妹,你会用什么样的感情对待他们?你会尽多大力量帮助他们?问题解决不了你睡得着吃得香吗?这三问,话虽平常,却发人深省。
  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很重要,党和政府向来非常重视,各级领导、信访部门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然而,在现实工作和生活当中,也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比如:有的人对群众漠不关心甚至横加指责;有的对群众上访敷衍塞责,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有的则“皮球”踢来踢去,互相推诿;有的藏着捂着,生怕“出事”,影响自己的“政绩”、“前程”;还有一些人“屁股”不大干净……上述情况虽属个别现象,但它直接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损害党群干群的鱼水之情,而且也很容易造成越级上访。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群众有了困难、遇到问题,不找我们找谁?我们不解决谁解决?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信访,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党政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天职。我们的各级干部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持怎样的态度和行为,关系到党性纯不纯、政治强不强、素质高不高、感情深不深、作风正不正的大问题。
  对待来访的群众要努力做到“将心比心,非亲胜亲”。首先要诚心诚意,设身处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该办的、能办的无论多难也要办并办好办利索。其次要热心相待,要把群众当做自己的客人、朋友,更视为自己的亲人,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再次,要耐心细致,对人民来信要细看细琢磨,对群众来访要耐心听取,对照政策,予以解答;对所反映的重大问题,一定要认真调查研究,秉公办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