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排球 需要更快更高更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1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排球
  需要更快更高更强
  本报记者 李长云 汪大昭
  三大球当中,排球是最后推出主客场制全国甲级联赛的,至今不过是第二个赛季。与足球、篮球相比,中国排球有自己的优势,男女队的世界排名均在篮球和足球之上。但是,正因为位置和目标不同,人们对排球的态度和期望也不同。
  较之先要场面红火、再求提高水平的足球甲A联赛,全国排球联赛的实质意义是检验产生一支世界排坛劲旅的基础和环境,女排尤其如此。本赛季已经进行过的6轮交锋表明,代表中国排球最高水平的联赛情况并不乐观。
  追赶技术新潮流
  成立不久的国家体委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指派专家进行调研,结论是在最能体现现代排球技术潮流的跳发球和后排进攻两项统计中,即使联赛积分居先的队伍,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也有好大一截。
  80年代初期,中国男排的徐真曾是世界排坛试用跳发球技术的先行者。时至今日,高质量的跳发球成了欧美强队比赛中争取主动的有效手段,我国运动员的跳发球则只在个别男队员手中有些威力,多数球队使用次数和发球力度明显落后于潮流。即便像河南队谢国臣、辽宁队李铁鸣等发球有特点的球员,球速也不过每小时90公里,而世界优秀球员的跳发球球速可达每小时110公里以上。
  后排进攻在世界排坛已经完成了从尝试到战术形成的过程,强劲的远网扣杀丰富了进攻,促进了防守,为排球比赛在高快结合之上增添了前后排结合。统计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并非打不了后排进攻,实践中命中率也不算低,却不敢大胆坚持,仅是偶一为之。女排队员的后排扣球徒有其表,杀伤力很有限。
  同时,无谓失误次数大大高于国外高水平比赛的常规。今年的黑马河南男排勇胜有半支国家队之称的四川队,但5局当中的失误白白送给四川队28分之多,无异于每局比赛起码要从0∶5落后打起。
  本赛季前5轮发球、扣球、拦网、一传和防守5项技术统计,男子列首位的皆为现役国手,前10名当中国家队队员占了一半,但是女子名列前茅和进入前10名的却少有国家队队员。
  不下苦功花不开
  出现上述情况,固然与全运会后各队阵容变动较大、年轻队员技术基础不牢即被推上一线有关,加之国家队队员连续参加国内外比赛,状态不及调整。不过,本质上是训练质量和训练要求不高所致。原国家女排主教练袁伟民说过,世界冠军是从每一节训练课中走出来的。优秀运动员在训练中重复动作的次数是比赛时的两到三倍,对这一规律应当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
  总说一代代教练员摆脱不开师傅带徒弟的老套套,但是,现在的训练思路和手段连“师傅”都觉得已经老化,而“徒弟”们还是因循旧习,素质训练过分偏重下肢,忽视腰腹等躯干部位的力量训练,以致难于完成有质量的高难动作。在每周双赛的压力下,教练员对两轮之间短短的4天训练时间如何利用,还需摸索。
  欧美强队从过去的业余训练转向职业化,训练时间加长,质量提高,加之优越的身体条件,迫使包括中国队在内的亚洲各队一定要在训练上下功夫,增加训练方法和手段的科技含量。
  须以发展求生存
  精彩的比赛是促成和保持球市兴旺的根本。全国排球联赛的观众上座率一直不高,本赛季前5轮80场比赛总共有近15万人次到场观战,平均每场观战人数不足两千人。这与球队经济支持不足、排球市场启动困难互有影响。目前联赛的25个赛场,球市冷热不均,中小城市观众多于大城市,上座率最高的是设在高校的赛场。没有任何理由说大众对排球比赛缺乏兴趣,只能从竞赛的组织、安排、宣传、推广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寻找原因。
  国家体委排球运动管理中心负责人认为,本赛季初期比赛质量不高、球队发挥不稳、球市不够兴旺,有种种主客观因素。各队经过春节前后的短暂调整,状态有所回升,联赛进入后程,争夺渐趋激烈,紧张精彩的场面可能多起来。尽管如此,排球改革存在的问题并不会自然解决,需要积极探讨和大胆尝试的事情仍然刻不容缓。
  1998年,中国男女排球队将分别参加世界锦标赛和亚运会。男女排双双出征世界锦标赛已经是很多年没有过的了,这是中国排球重振雄风的新起点。从彼我实力出发,中国男排应力争夺回4年前在广岛失去的亚运会金牌,女排则应重新向世界排坛顶峰发起冲击。这一重任需要参加全国排球联赛的各队以更高的目标要求自己,以不负排球界前人艰辛开创的辉煌业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